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共19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原称脑外科)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是我省神经外科的发源地。自建科四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附院神经外科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建科之初的十余张病床发展到目前的73张病床,手术是从过去的百余台到今年的1000余台手术,几乎开展了神经外科各项手术,从规模、人员结构、学术水平、医疗质量等方面位居我省领先水平,是我省神经外科专业重要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目前为江西省重点学科、江西省领先建设学科、江西医学院重点建设学科。

神经外科业务方面

六七十年代,神经外科即开展了我省首例听神经瘤全切除术、颅咽管瘤全切除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经口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并率先开展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立体定向细胞刀的外科治疗等。至今,神经外科几乎能开展颅内各种病变、各个部位的外科手术治疗,如颅内各部位的脑膜瘤、胶质瘤切除术、动脉瘤夹闭术、动静脉畸形切除术、脑室内肿瘤切除术、经口或经额垂体腺瘤切除术、听神经瘤切除术、颅咽管瘤切除术、椎管肿瘤包括髓内肿瘤切除术等,尤其是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颅底外科手术及各种复杂的颅底外科手术入路,包括前颅窝扩大入路及颅底成形术、眶颧入路、颞下-颞下窝入路、乙状窦前入路、中颅窝经岩入路、远外侧经髁入路及口咽入路等访求治疗各种颅底复杂病变如颅底穿通性肿瘤、岩斜、斜坡肿瘤、海绵窦肿瘤、枕大孔腹侧肿瘤及脑干肿瘤等,手术质量明显提高,良性肿瘤全切除率在95%以上,且无死亡率,取得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神经外科学术队伍

神经外科学术队伍强大,人才梯队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共有教授7人,副教授5人,临床医学博士3人,临床医学硕士5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生导师1人。有3人多次在国外进修学习,6人曾在国内学习培训。

神经外科条件设备

神经外科拥有先进的进口1.5T核磁共振一台,进口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机(DSA)一台,螺旋CT一台,手术显微镜四台,高速气钻及磨钻一台,立体定向细胞刀一台以及各种显微器械、脑自动拉钩、头架等。

神经外科位于我院新外科大楼3楼,拥有条件设备齐全、现代标准的新病房,共有病床73张,每间病房都备有阳台、卫生间、储物柜及自动呼叫系统,还有中心给氧及吸引系统。重症监护病房备有监护仪和各种抢救调入。其中2人房4间,3人房3间,4人房5间,6人房6间。住院病人费用统一微机管理,账目清晰,收费合理。

神经外科科研

神经外科在研题共有5项,国家自然基金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卫生厅课题3项。1项课题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课题获卫生厅科技创新二等奖。在国内外各级专业性学术期刊公开发表高质量论文40余篇,率先撰写了我省第一本神经外科学讲义,目前共参编神经外科学专著四本。4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宣读或张贴论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为做好我省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对防范工作,切实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现就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要求如下: 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各级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的疾病控制、临床医疗、院前急救等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培训对象。要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列入2014年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编制了远程医学教育课件《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项目编号: 2014-16-01-012(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培训内容分为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含诊疗及院内感染控制)及急救转运等三个方面。该培训项目列为2014年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学分。课件的视频挂在江西远程医学教育网上(www.jxycyxjy.com),请我院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在网上进行学习,要求在下文之日起一周内完成培训任务。 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根据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需要,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培训目标和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要通过培训,使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知识,做到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科学采取救治、隔离和防护措施。 科教科 2014年8月20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30岁女性性冷淡如何治疗
冷启刚
回答: 30岁女性性冷淡可通过心理疏导、激素调节、药物治疗、伴侣协作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性冷淡可能与心理压力、激素失衡、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或伴侣关系紧张等因素有关。 1、心理疏导 长期焦虑或抑郁可能抑制性欲,表现为对亲密行为回避或抵触。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纠正负面情绪,性心理咨询可帮助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建议通过正念训练或伴侣共同参与治疗减轻心理压力。 2、激素调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伴随月经紊乱或阴道干涩。需检测促卵泡激素和睾酮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戊酸雌二醇片或替勃龙片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3、药物治疗 氟西汀胶囊等抗抑郁药可能引起性欲减退,需调整用药方案。针对器质性原因,可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片缓解焦虑,或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改善生殖器血流。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伴侣协作 伴侣间的沟通障碍或性行为方式不当可能加剧抵触情绪。建议通过非性接触增进亲密感,尝试感官聚焦训练减少表现压力。必要时共同接受性治疗师指导,建立一致性需求预期。 5、生活方式调整 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体能下降,影响性反应周期。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功能,每周3次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体内内啡肽水平。饮食中增加核桃、三文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 日常可尝试温水坐浴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避免穿紧身裤压迫会阴部。建立规律的性生活节律但不过度计划,优先保证睡眠质量和情绪放松。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头痛、异常出血等情况,需到妇科或内分泌科排查子宫肌瘤、高泌乳素血症等器质性疾病。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