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一医院

心内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内科始建于1982年,是我省心血管疾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院重点发展专科之一,2008年被评为南昌市名科。近几年来心内科飞速发展,医疗质量、医疗业务直线上升,因科室发展需要,2009年将心内科分为心内一、心内二两个科室。

心内科目前有拥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多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四名、中级职称人员两名、初级职称人员一名,获博士学位者一人,获硕士学位者三人,技术力量雄厚。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H型高血压惠民工程,“惠”在哪里?

- -南昌市第一医院启动“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 (本网讯 王琳 胡根容) 日前,记者从南昌市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已经全面启动国家十二五大专项H型高血压CER项目防治惠民工程。那么,什么是 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惠民工程究竟惠在哪里? 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75%的高血压患者是H型高血压,即每4名高血压患者中,就有3名可能患的是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患者中风发生率比单纯高血压患者高5倍,比正常人高25~30倍。这些人中,如果血压控制不好,50%至60%将会出现中风(即脑卒中), 它使患者脑卒中的风险超过健康人群的12倍,是我国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为了防控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卫生部于2010年8月成立了“卫生部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并陆续将全国200余家医院列为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 惠民工程试点单位,南昌市第一医院是江西省较早启动”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 记者就H型高血压CER项目防治惠民工程专访了南昌市第一医院心血管二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雪梅教授,她是我省首批潜心从事H型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心血管专家之一。 惠民一:开展H型高血压筛查,提高预防脑卒中意识 胡老今年73岁,患高血压病十余年,是心血管科的老病号,一直坚持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达标。这次,胡老像往常一样到医院常规就诊,在进行高血压相关检查时,张主任特意建议其进行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以明确其是否是H型高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予以针对性的降压治疗。 张主任告诉记者,H型高血压惠民工程的目的是提高全社会了解H型高血压的危害,并进行早期预防。那么,哪些人群应关注H型高血压检查呢? 张主任提醒,这些人群应关注H型高血压检查:1、高血压患者;2、心脏病患者;3、脑血管病患者;4、高脂血症患者;5、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6、长期抽烟、喝酒的人;7、较肥胖的人;8、吃盐较多的人;9、亲属有上述疾病的人;10、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患者。张主任解释,只要到医院抽一点血,和其他的血脂、血糖等指标一起化验,就可以查出是否属于容易中风的H型高血压。此外,H型高血压有60%的遗传度,有中风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要特别留意,虽然H型高血压危害严重,却是可查、可防、可治的。 惠民二:H型高血压治疗费用减半 H型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致命杀手,而脑卒中是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也是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社会医疗资源耗费最大的病种。张主任说,H型高血压CER项目防治惠民工程的全面启动将为慢性病H型高血压制订提供更规范、更科学、更有效的专业化防治。医院将对查出的人群给予药物干预,定期由专业医护人员跟踪随访病情发展,同时为患者赠送一半的免费药物。 记者在门诊大厅遇到正在取药的雷大妈。“惠民工程让我现在只要花一半的药费。”雷大妈告诉记者,她患有H型高血压多年,这个惠民项目的实施,是实实在在的好消息。 张主任告诉记者,在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H型高血压CER项目防治惠民工程实施期间,对于前来该院就诊的H型高血压患者,医院将给予H型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减半的专项惠民资助。凡确诊为H型高血压患者,均可享受买一盒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项目办免费赠药一盒的惠民活动。患者凭有效证件,可自行到该院项目办领取,地点是该院门诊大厅。 记者了解到,南昌市第一医院开展H型高血压防治已经有一年多的历史了。为提高市民对H型高血压防治意识,南昌市第一医院定期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还深入全市十二个乡镇、街道开展H型高血压及脑卒中筛查、防治的宣传,体检高危人群6000多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后脑勺突出怎么纠正
高云
回答: 后脑勺突出可通过调整睡姿、佩戴矫正头盔、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后脑勺突出可能与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睡姿不当、颅缝早闭等因素有关。 1、调整睡姿 长期保持仰卧位可能导致后脑勺受压变形,建议通过交替侧卧与仰卧缓解局部压力。婴儿期可每2-3小时调整一次头部朝向,使用中间凹陷的定型枕辅助头型塑造。日常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睡姿,注意观察头部对称性变化。 2、佩戴矫正头盔 适用于1岁以内颅缝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通过定向施压引导颅骨自然重塑。需每日佩戴20-23小时,持续3-6个月,定期由专科医生评估矫正进度。矫正头盔需根据头围变化动态调整压力点,对中重度扁头畸形改善效果显著。 3、物理治疗 通过专业手法按摩促进颅骨周边肌肉放松,配合牵引器械辅助矫正。适用于轻度颅骨不对称患者,每周2-5次治疗,需结合颈部活动度练习。治疗期间应监测是否出现皮肤压迫或不适,必要时调整干预强度。 4、颅缝早闭手术 针对病理性颅缝早闭导致的尖头畸形,需在6-12月龄行颅骨重塑术。手术通过重建颅缝释放颅内压力,术后需配合矫形头盔巩固效果。常见术式包括额眶前移术、全颅穹窿重塑术等,需神经外科与整形外科联合实施。 5、美容整形 成年患者可通过颅骨填充或磨削术改善外观,采用自体脂肪移植或高分子材料填充凹陷区域。手术需考虑头皮张力与植入物相容性,术后需避免剧烈碰撞。对于突出显著者可能需分阶段实施截骨矫正。 婴幼儿期发现后脑勺异常应尽早就医评估,3月龄前干预效果最佳。日常注意避免使用过硬寝具,哺乳时交替更换抱姿。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头型变化,若伴随呕吐、嗜睡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诊。成年患者矫正前需完善颅脑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病变可能。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