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妇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妇产科为医院重点临床科室。

科室专业技术人员14人,病床30张。学科带头人李梅生,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从事妇产科工作46年,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2本。曾获省科技进步奖,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效果显著。

科室副主任刘金华,主治医师,中华妇产医学会会员,从事妇产科临床专业近20年,精通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

肖小梅,主治医师,从事妇产专业35年,对妇产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妊娠孕期的保健工作有独到的见解。

科室设备齐全,拥有美国及德国进口腹腔镜、电子阴道镜、美国爱尔曼LEEP刀、胎儿监护仪、新生儿远红外辐射台、婴儿暖箱、红外线乳透仪、美国GE及韩国麦迪逊彩超、中央监护系统、洁净层流净化手术室及分娩室等和隔帘病房、孕妇学校、新生儿游泳室、VIP病房、家庭式病房。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盆腔包块、不孕症等)、妇产科手术(阴式及腹式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肿瘤、宫外孕、新式剖宫产术、计划生育手术等)、腹腔镜微创手术(子宫肌瘤剔除、子宫切除、卵巢肿瘤剥除、宫外孕等)的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33岁月经量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33岁月经量越来越少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损伤、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月经量减少通常表现为经期出血量明显少于既往正常量,可能伴随周期延长或缩短,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卵巢功能减退 卵巢功能减退可能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不良,月经量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可能与年龄增长、长期精神压力或过度节食有关。患者可能伴有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同时需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 2、内分泌失调 长期熬夜、情绪波动或过度减肥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这类情况可能伴随痤疮、脱发或体重波动。建议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节,必要时使用地屈孕酮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进行人工周期治疗。 3、子宫内膜损伤 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操作或严重宫腔感染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使内膜无法正常增生脱落。患者常有流产史或宫腔手术史,可能合并痛经或不孕。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可尝试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改善内膜血流,严重者需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4、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排卵障碍和雄激素过高,常表现为月经稀发或经量减少,可能伴有多毛、痤疮或肥胖。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治疗需控制体重,调节胰岛素抵抗,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曲唑片等药物。 5、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影响月经量,甲亢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缩短和经量减少,甲减则常引起月经稀发。患者可能伴有心悸、怕热或畏寒、乏力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治疗原发病。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的出血情况,包括经期天数、出血量和使用卫生巾数量。避免过度节食和剧烈运动,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如瘦肉、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闭经、严重贫血等情况,需及时就诊妇科或内分泌科,进行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盆腔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