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学科带头人谢冬香,科室主任,赣州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赣州分会国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儿科工作十余年,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曾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等多家医院进修,先后参加全国及华东六省儿科学术研讨会及在全国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优秀论文。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地级科研课题多项。

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注重专科优势的发挥,完善服务特色,增强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领域,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科室配备了新生儿蓝光治疗仪,新生儿暖箱,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先进现代化设备,能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医疗保障需求。服务半径不断扩大,诊疗人次逐年增加,已形成了自己的专科特色。

科室致力于人才培养,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外出进修,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和形成了一支具有很强凝聚力、战斗力的医护队伍,在医院危重病人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秉承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优异的治疗方案、医疗技术和全程的服务,合理的价格,解除病人的痛苦,努力为患者提供热情满意的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