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一医院

小儿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一院儿科始建于1953年,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儿科在泉州、乃至福建省儿科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闽南地区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是福建医科大学非行政隶属附属医院及其他医学院校重要临床教学基地,有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每年培养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50-60名,是我市儿科医疗教学中心。儿科学教研室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部门。目前已发展成为泉州市儿科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儿科曾为我市儿童医院的建设起重要的作用,为其输送大量的医疗护理骨干,亦为我市儿科医疗技术力量培养了大量的人才。2010年儿科通过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
  东街院区目前儿科病区分为儿内科及新生儿科。儿内科分为儿科重症、血液、肾病、呼吸、消化、专业组。新生儿监护病房占地200多平方米,设置床位20张,拥有多台美、德等国生产的高级呼吸机、CPAP简易呼吸机、新生儿暖箱、新生儿辐射保暖台、蓝光治疗仪、多功能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微量血气分析仪、C反应蛋白检测仪、微量血电解质检测仪、听力筛查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头颅B超等多种先进设备,同时配备中央监控设备。门诊开展有血液、哮喘、癫痫、肾病、心血管、儿童保健、新生儿随访专科。城东院区门诊、急诊已投入使用,儿科病房将有四各病区,拟分为新生儿监护病区、儿科重症及呼吸病区、血液肾病及内分泌病区、神经消化及心血管病区。2011年3月上旬城东新院区儿科病房已开始收住病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举行全院临床病例讨论会

7月16日下午,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临床病例讨会在东街院区急诊4层会议室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滤泡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淋巴瘤诊疗协作组组长朱雄鹏副院长主持会议。出席讨论会的专家有:放疗科辛培玲主任医师、陈子龙副主任医师,病理科陈一峰主任医师、郑锦阳副主任医师,影像科扬子江副主任医师,核医学科陈仰纯副主任医师,感染科郭如意副主任医师,血液科黄增敏主任医师、许文前副主任医师等。 会议首先由血液科郑艳、黄远玲医师做病例汇报,之后各位与会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及点评。首先,影像科扬子江主任医师通过许多影像学图片资料对淋巴瘤全身浸润表现做了详细介绍。核医学科陈仰纯副主任医师分析了患者PT-CT表现,并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了PT-CT在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应用进展情况。病理科陈一峰主任医师分析了该病例淋巴瘤组织的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确立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并根据该病例淋巴瘤分级及相关文献对患者转换为侵袭性淋巴瘤的几率做出初步判断。感染科郭如意副主任医师对在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瘤患者进行抗病毒的策略进行了介绍。辛培玲主任医师介绍了滤泡淋巴瘤放疗的适应症、治疗注意事项。血液科黄增敏主任医师介绍了当前滤泡淋巴瘤检查、治疗情况。之后,血液科李纯团主治医师对本病例的后续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进行了报告。各参会人员就本病例诊治过程中的疑问与各位点评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最后,血液科朱雄鹏教授对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分级、各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简洁的总结发言,并与在座的各位点评专家一起进行多学科诊治的深入探讨与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独到的新看法,新思路。同时他指出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效果与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共同制定最优化治疗方案是分不开的,定期举办淋巴瘤协作组病例讨论,对于提升我院淋巴瘤诊断治疗水平是非常有益处的。 本次病例讨论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多学科的参与讨论让学习氛围十分浓厚,与会人员发言也非常积极。各位点评或讲课专家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他们现场的精彩演讲或是互动性质的讨论分享,都使多学科讨论学习气氛更加热烈,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年青医师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