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一医院

感染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科创建于1951年,是我市历史最悠久的传染病专科。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内科感染性疾病及肝脏病的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中心。我科技术力量雄厚,现编制床位50张,医护人员26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4人,硕士生导师1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长年开设肝病、感染性疾病、肠道疾病、艾滋病专家门诊,长期负责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公共卫生系、泉州医高专等医学院校的授课及临床实习、见习带教工作,是省卫生厅确认的首批感染性疾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泉州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挂靠单位。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医者的不懈努力,我科在肝脏疾病、发疹性传染病、感染性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呼吸道传染病、败血症等其他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医“瘟病”理论治疗乙脑,养阴清肺汤治疗白喉,茵陈清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曾荣获卫生部银质奖章1枚。特别是近年来,在重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肝炎病原学研究、医院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黄疸及发热原因待查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省内、国内先进水平。
  感染科建设:顺应国内外我专业学科由传染病学向感染病学转变的发展趋势,按照卫生部文件精神,2004年顺利完成感染性疾病科组建。组建感染性疾病科后,发扬共抗非典行动中的“众志成城、勇当先锋”的战斗精神,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职业要求,对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及烈性传染病保持高度警惕,成为收治泉州市区登革热、霍乱、手足口病(重症)的定点科室,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收治的上述传染病病例均获治愈,受到上级单位的表扬。不断致力于肝病专科研究,依托综合医院优势,开展与本专业有关的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生化、免疫学、血清病毒学、PCR技术、细菌培养以及影像学等多种检查项目,在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各种类型肝病的临床治疗及科研方面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注意汲取、运用国内外指南等先进理念,严谨科学掌握治疗指征,合理用药,规范治疗,注重慢性肝病患者的随访监测、治疗管理及心理健康。开展重型肝炎综合基础疗法的治疗研究,引进德国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使重型肝炎抢救成功率达63%,达国内先进水平。
  感染科一贯秉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治学风格,紧跟专业领域学术潮流,不断开拓进取。近年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达40多项,独立承担项省市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省肝病学会科研课题多项,包括《重型肝炎医院感染临床研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与基础研究》、《肝炎患者TT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α干扰素治疗关系研究》等等,在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科研成果丰硕,曾获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奖2项,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2项,泉州市科技进步奖6项。
  感染科特色诊疗:1、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免疫性肝病、肝硬化等各种肝病。2、发热原因待查、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黄疸原因待查。3、败血症、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性休克等重症感染性疾病。4、艾滋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举行全院临床病例讨论会

7月16日下午,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临床病例讨会在东街院区急诊4层会议室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滤泡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淋巴瘤诊疗协作组组长朱雄鹏副院长主持会议。出席讨论会的专家有:放疗科辛培玲主任医师、陈子龙副主任医师,病理科陈一峰主任医师、郑锦阳副主任医师,影像科扬子江副主任医师,核医学科陈仰纯副主任医师,感染科郭如意副主任医师,血液科黄增敏主任医师、许文前副主任医师等。 会议首先由血液科郑艳、黄远玲医师做病例汇报,之后各位与会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及点评。首先,影像科扬子江主任医师通过许多影像学图片资料对淋巴瘤全身浸润表现做了详细介绍。核医学科陈仰纯副主任医师分析了患者PT-CT表现,并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了PT-CT在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应用进展情况。病理科陈一峰主任医师分析了该病例淋巴瘤组织的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确立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并根据该病例淋巴瘤分级及相关文献对患者转换为侵袭性淋巴瘤的几率做出初步判断。感染科郭如意副主任医师对在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瘤患者进行抗病毒的策略进行了介绍。辛培玲主任医师介绍了滤泡淋巴瘤放疗的适应症、治疗注意事项。血液科黄增敏主任医师介绍了当前滤泡淋巴瘤检查、治疗情况。之后,血液科李纯团主治医师对本病例的后续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进行了报告。各参会人员就本病例诊治过程中的疑问与各位点评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最后,血液科朱雄鹏教授对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分级、各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简洁的总结发言,并与在座的各位点评专家一起进行多学科诊治的深入探讨与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独到的新看法,新思路。同时他指出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效果与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共同制定最优化治疗方案是分不开的,定期举办淋巴瘤协作组病例讨论,对于提升我院淋巴瘤诊断治疗水平是非常有益处的。 本次病例讨论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多学科的参与讨论让学习氛围十分浓厚,与会人员发言也非常积极。各位点评或讲课专家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他们现场的精彩演讲或是互动性质的讨论分享,都使多学科讨论学习气氛更加热烈,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年青医师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