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一医院

整形美容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整形外科是泉州市最早开展整形外科的单位之一,经过20多年发展,现该科拥有病床10余张,配备有标准单人间,独立卫生间。病房手术室每年开展整形美容手术300台左右,其中有不少是难度较高的手术,如变性、耳再造、阴茎再造、大面积神经纤维瘤切除等。科室门诊拥有专门的诊断室、治疗室和手术室,门诊手术室可同时进行2台手术,每年开展各类整形美容手术近千台。该科整形美容设备齐全,配备有吸脂机、电离子治疗仪、磨削机、手术显微镜、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等,并拥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全面激光之一赛诺秀Apogee Elite,该激光可高效地清除多余毛发和色素,治疗各种血管病变,如血管瘤、静脉曲张等。
  科室医生包括教授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硕士2人,曾分别派往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进修深造,取得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并多次获奖。同时,科室配备有专业护士10余人。
  作为医院大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通过了福建省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成为闽南地区整形美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之一,同时是福建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宜春学院、泉州医高专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近5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在省内率先与国内外多家著名整形外科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让爱美人士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世界先进整形技术。
  该科技术力量雄厚, 2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例数超过3万例,在患者中赢得了良好口碑,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以面部年轻化、脱毛、去斑、眼耳鼻整形美容、瘢痕的治疗、唇腭裂修复、血管瘤治疗、乳房整形、外生殖器整形、皮肤恶性肿瘤的整形切除等为主体的整形美。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举行全院临床病例讨论会

7月16日下午,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临床病例讨会在东街院区急诊4层会议室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滤泡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淋巴瘤诊疗协作组组长朱雄鹏副院长主持会议。出席讨论会的专家有:放疗科辛培玲主任医师、陈子龙副主任医师,病理科陈一峰主任医师、郑锦阳副主任医师,影像科扬子江副主任医师,核医学科陈仰纯副主任医师,感染科郭如意副主任医师,血液科黄增敏主任医师、许文前副主任医师等。 会议首先由血液科郑艳、黄远玲医师做病例汇报,之后各位与会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及点评。首先,影像科扬子江主任医师通过许多影像学图片资料对淋巴瘤全身浸润表现做了详细介绍。核医学科陈仰纯副主任医师分析了患者PT-CT表现,并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了PT-CT在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应用进展情况。病理科陈一峰主任医师分析了该病例淋巴瘤组织的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确立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并根据该病例淋巴瘤分级及相关文献对患者转换为侵袭性淋巴瘤的几率做出初步判断。感染科郭如意副主任医师对在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瘤患者进行抗病毒的策略进行了介绍。辛培玲主任医师介绍了滤泡淋巴瘤放疗的适应症、治疗注意事项。血液科黄增敏主任医师介绍了当前滤泡淋巴瘤检查、治疗情况。之后,血液科李纯团主治医师对本病例的后续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进行了报告。各参会人员就本病例诊治过程中的疑问与各位点评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最后,血液科朱雄鹏教授对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分级、各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简洁的总结发言,并与在座的各位点评专家一起进行多学科诊治的深入探讨与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独到的新看法,新思路。同时他指出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效果与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共同制定最优化治疗方案是分不开的,定期举办淋巴瘤协作组病例讨论,对于提升我院淋巴瘤诊断治疗水平是非常有益处的。 本次病例讨论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多学科的参与讨论让学习氛围十分浓厚,与会人员发言也非常积极。各位点评或讲课专家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他们现场的精彩演讲或是互动性质的讨论分享,都使多学科讨论学习气氛更加热烈,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年青医师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手指老茧怎么去除
聂小娟
回答: 手指老茧可通过温水浸泡、物理打磨、药物软化、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去除。手指老茧通常由长期摩擦、机械刺激、皮肤干燥、真菌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温水浸泡 将手指浸泡在40-45摄氏度的温水中10-15分钟,有助于软化角质层。可添加少量白醋或小苏打增强软化效果。浸泡后配合浮石轻擦能促进角质脱落。该方法适合轻度老茧,每日重复进行1-2次,持续一周可见改善。需注意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烫伤。 2、物理打磨 使用磨砂膏或电动磨皮仪轻柔打磨角质层。选择颗粒细腻的磨砂产品,沿同一方向缓慢摩擦,力度需均匀适中。打磨后及时涂抹尿素软膏保持皮肤湿润。此方法适用于中等厚度老茧,每周操作不超过3次,过度摩擦可能损伤真皮层。 3、药物软化 水杨酸软膏、维A酸乳膏、尿素维E乳膏等角质溶解剂可分解老茧组织。每日睡前薄涂药物并包裹保鲜膜,晨起后清除软化角质。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皮肤刺痛,应避开破损部位。糖尿病患者慎用化学剥脱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4、激光治疗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能精准汽化增厚角质,刺激胶原重塑。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会有结痂,7-10天脱落。该方法适合顽固性老茧,通常需要2-3次治疗,每次间隔4-6周。激光后需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5、手术切除 对于伴随疼痛或影响关节活动的巨大胼胝体,可采用手术刀完整切除。术后需加压包扎预防血肿,2周内避免沾水。存在瘢痕增生风险,术后需使用硅酮凝胶预防。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需由整形外科医生评估实施。 日常应减少手指过度摩擦,操作工具时佩戴防护手套。保持手部湿润,每日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护手霜。若老茧伴随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或糖尿病患者出现老茧,须及时就医处理。长期从事手工劳动者建议定期进行手部护理,使用指套分散压力,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工具减少局部摩擦。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