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一医院

肾病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泉州市第一医院肾内科成立于1989年,是我市最先创建的较完善的肾脏病专科、是我市肾脏病治疗中心。设有肾脏病专科门诊、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及肾脏病实验室,同时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教学工作。我科医疗技术雄厚,有13名肾脏病专科医师,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1名),主治医师5名(硕士1名),住院医师5名(硕士4名),有2名肾脏病专科检验师及12名专科护师。先后有5名医师到卫生部肾脏病临床重点实验室、卫生部高级肾科医师进修班------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进修。

近10年来,我科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吴建平主任带教下,各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在肾脏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1997年开始开展B超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制订治疗方案,同时继续和发扬祖国医学精髓,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使我院肾脏病治疗水平又上了新的台阶。

我科同时是省内最大的腹膜透析中心之一,开展腹膜透析技术近期20年历史,先后引进美国Baxter公司先进的“0”型及“双联”腹透装置,在省内开展腹透例数最多,该项技术省内领先,达国内先进水平,而且积极总结经验,其中《14年腹透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系列临床研究》已通过专家鉴定,属省内领先。

我科还积极开展血液透析技术,是我市最大的血液透析中心,其中有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4008S9台,瑞典Gambro公司生产的AK200S3台,美国Baxter公司生产全电脑控制的CRRT机2台,从1992年始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3000多例,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医护技术团队,在开展原有常规血液透析技术基础上,近几年先后又开展了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溉(碳肾)、血浆置换、床过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及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术。使我院对一些急、危、重症病人,特别是MODS患者提供了另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我科还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关肾脏病学术交流,曾参加美国、日本肾脏病年会,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肾脏病及中西肾脏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为了不断提高泉州市肾脏病的治疗水平,我科主办四次泉州市肾脏病专家作专题讲座。发表在中华肾脏病杂志及其它国家级杂志论文20篇,省级杂志10余篇。2005年及2006年连续获泉州市科技二等奖及一等奖,获“泉州市第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4篇。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科将以“精心呵护您的肾脏”为宗旨,不懈努力,更好地为肾脏病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举行全院临床病例讨论会

7月16日下午,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临床病例讨会在东街院区急诊4层会议室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滤泡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淋巴瘤诊疗协作组组长朱雄鹏副院长主持会议。出席讨论会的专家有:放疗科辛培玲主任医师、陈子龙副主任医师,病理科陈一峰主任医师、郑锦阳副主任医师,影像科扬子江副主任医师,核医学科陈仰纯副主任医师,感染科郭如意副主任医师,血液科黄增敏主任医师、许文前副主任医师等。 会议首先由血液科郑艳、黄远玲医师做病例汇报,之后各位与会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及点评。首先,影像科扬子江主任医师通过许多影像学图片资料对淋巴瘤全身浸润表现做了详细介绍。核医学科陈仰纯副主任医师分析了患者PT-CT表现,并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了PT-CT在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应用进展情况。病理科陈一峰主任医师分析了该病例淋巴瘤组织的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确立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并根据该病例淋巴瘤分级及相关文献对患者转换为侵袭性淋巴瘤的几率做出初步判断。感染科郭如意副主任医师对在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瘤患者进行抗病毒的策略进行了介绍。辛培玲主任医师介绍了滤泡淋巴瘤放疗的适应症、治疗注意事项。血液科黄增敏主任医师介绍了当前滤泡淋巴瘤检查、治疗情况。之后,血液科李纯团主治医师对本病例的后续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进行了报告。各参会人员就本病例诊治过程中的疑问与各位点评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最后,血液科朱雄鹏教授对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分级、各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简洁的总结发言,并与在座的各位点评专家一起进行多学科诊治的深入探讨与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独到的新看法,新思路。同时他指出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效果与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共同制定最优化治疗方案是分不开的,定期举办淋巴瘤协作组病例讨论,对于提升我院淋巴瘤诊断治疗水平是非常有益处的。 本次病例讨论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多学科的参与讨论让学习氛围十分浓厚,与会人员发言也非常积极。各位点评或讲课专家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他们现场的精彩演讲或是互动性质的讨论分享,都使多学科讨论学习气氛更加热烈,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年青医师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