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

儿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专业科室。并拥有一批愿为儿童健康事业尽心、尽职的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优秀医护人员。经过科室几代医务工作人员的努力,中山医院儿科在儿科界已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起了一些诊疗特色。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5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8人,硕士研究生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有2位医师被福建医科大学聘为兼职副教授,2位被厦门大学聘为兼职副教授。
  儿科病区住院定编床位35张,实际开放床位63张,新生儿病房定编床位14张,实际开放床位20张。科室致力于儿童内科疾病的诊治,对儿童各系统疾病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治疗模式,每年接受病儿上千例,包括各种心血管疾病、肾脏、内分泌、风湿病、消化、早产儿、呼吸、心理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设哮喘专家门诊,小儿神经内科专家门诊,肾病专家门诊,疑难症专家门诊。对于儿童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强的临床综合实力,有一支比较完整的老中青结合的医疗队伍,每年接受来自福建各地的大量疑难重症病患者,并接受周边地区医院的疑难危重病人的转诊和会诊。
  儿科近年来开展多种呼吸道病原检测,过敏原检测。配备有德国evita4呼吸机3台,美国星牌呼吸1台,德国stephen无创CPAP呼吸机1台,除颤仪1台,空氧混合仪1台,心电监护仪11台,早产儿多功能培养箱8台,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2台,蓝光箱及蓝光灯4台(套),电脑微量推注泵38台,压缩雾化泵8台、微量血糖仪,氧饱和度监测仪,氧浓度监测仪1台,呼吸暂停监测仪,新生儿复苏囊,气管插管全套等设备。添置各种专业书籍近百余册,并在社会有关方面的赞助下购置了最新电脑、激光打印机、投影仪、21寸彩电、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DVD及教学光盘数十张,今年随着医生工作站的建立大大改善了工作及教学条件。
  儿科特色有:
  1、新生儿ABO溶血症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同步换血疗法,率先在国内开展,成功救治了大量溶血病患儿。
  2、早产儿特别是胎龄?32周,体重?1500G的早产儿生后早期(?6小时)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NRDS取得了一定经验。有成功救治28周1000g的早产儿病例。
  3、早产儿全静脉营养及部分胃肠道外营养的实施使得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抢救成活率明显提高。
  4、与心脏中心密切合作,保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安全,治疗各种先心病常见的合并症如缺氧发作、心衰、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等.
  5、对儿童及新生儿危重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癫痫持续状态、NRDS、HIE、颅内出血、硬肿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急性颅高压综合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消化道大出血、有机磷中毒、毒鼠强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氏综合症等危重病人的抢救,具有很强的临床综合实力
  6、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治,如婴儿型脊肌萎缩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急性偏瘫综合症、全身性重症肌无力、儿童甲亢、儿童糖尿病、结节性硬化症、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血管瘤等三十余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7、哮喘专家门诊每周六上午进行哮喘患儿过敏原检测及推广GINA诊疗方案。不定期举办儿童哮喘之家讲座,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
  8、小儿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每周一、四上午,主要针对癫痫患儿进行诊治及进行免疫检测,对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诊治。
  9、疑难症专家门诊每周二、三、五、六上午,对各种疑难杂症进行诊治。
  10、肾病专家门诊每周一下午,对各种肾炎、肾病进行诊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1米7小伙肝受损 体重不到100斤

晨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石青青)27岁的小刘是乙肝携带者,近几个月来身体明显消瘦,身高173厘米还不到100斤,来院检查发现,肝功能严重受损,医生建议赶紧治疗,否则会引起肝衰竭。家属说,小刘工作忙,经常加班、熬夜,非常劳累,以为消瘦是饮食造成的,没想到却是肝的问题。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陈立刚副主任医师介绍,患者病情严重,需吃保肝药、改变生活方式,并定期来院复查。 听到“肝衰竭”三个字,家属很恐惧。陈立刚医生解释,肝衰竭是指各种相关疾病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肝衰竭死亡率很高。 “但肝脏是有再生功能的,在我们的身体器官里面,肝脏是成年人体内唯一的损伤后具有明显再生能力的重要器官。有研究显示,经手术切除肝脏75%的老鼠可于3周后迅速修复到原来的重量,同样的情况人类则需4个月左右。”陈立刚说,只要调理好,肝功能还是可以恢复的。 陈立刚提醒,为了肝脏健康,需要做到“三忌”。 1.忌酗酒:大量乙醛会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 2.忌熬夜:每天人在休息睡眠的时候都是肝脏在休养生息的时刻,肝脏得不到休息就容易得肝炎。 3.忌抑郁:养肝要保持心情舒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