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创建于1957年,久负盛名,名医辈出,是我院的特色科室,也是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男性科、中医老年病科、中医肛肠科等,开放床位24张,年门诊量4.5万余人次。学科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务人员22人,其中主任中医师3人(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副主任中医师1人,中级医护人员8名。该科突出中医特色,继承与发展并举,把整体观、辨证论治等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等诊治各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尤其在肝胆疾病、肾脏疾病、脾胃疾病、老年心肺血管疾病、妇科病、男科病、风湿病、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等取得较满意疗效。同时努力开展中医特色的教学、科研,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莆田学院、莆田市医师培训、进修等教学任务。全科医护人员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有2篇获得莆田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出版专著1册,目前有2项科研获得市(厅)级立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低压偏低怎么回事
郝盼盼
回答: 低压偏低可能由遗传因素、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天生血压偏低,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日常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帮助维持血压稳定。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生脉饮口服液、黄芪颗粒等中成药辅助调理。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起身时因体位改变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眼前发黑、眩晕等症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脱水等因素有关。建议起身时动作放缓,增加水和电解质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血管活性药物。 3、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常引发低压偏低伴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日常建议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表现为低压偏低伴怕冷、水肿。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遵医嘱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 5、心脏疾病 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引发低压偏低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就医。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起床前可先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适当增加水分和盐分摄入,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若频繁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