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房山区第一医院消化血液病区(内三病房)是一个经验丰富、技术熟练、有突出特色的科室,拥有一支具有专业特长,不断在学术上和技术上拓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护队伍。目前全科共有医护人员 23 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 3 人,高年主治医师 5 人,主管护师 6 人。科室配有 电子十二指肠镜、电子胃镜及结肠镜 等先进的内窥镜检查治疗设备。病房严格实行三级查房制度,做到住院和门诊患者诊断和治疗规范化,最大限度的缩短了病程周期,缓解了患者的痛苦。病区共有 32 张床位。胃镜检查治疗年均约 3000 人,结肠镜检查治疗年均约 500 人,十二指肠镜年均 20 例。

收治范围:在食管、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急症、重症、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肿瘤化疗及白血病的化疗方面,具有鲜明的专科特色和一流的技术水平。

特色诊疗:

一 、胃镜和肠镜诊断和治疗:消化内科不断拓展消化内镜治疗的新进展,使消化系统疾病的“镜下治疗"成为该科的一大特色。 科室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消化内镜设备, 可 开展多种内镜下的诊断和治疗,许多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项目包括:

1 、胃、食管早期癌的诊断;

2 、结肠疾病的诊断;

3 、食管及胃内异物取出;

4 、消化道息肉经内镜切除术;

5 、食管、贲门的各种狭窄扩张;

6 、食管癌狭窄扩张内镜下网状支架置入治疗及局部化疗;

7 、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的诊断和止血治疗;

8 、结肠恶性狭窄支架治疗;

9 、胃石内镜下碎石、溶石治疗;

10 、胃扭转胃镜复位术。

胃镜日:周一至周五上午

结肠镜日:周二、周四下午

咨询电话: 89323440 - 8151

二、肿瘤和白血病的化疗: 消化内科开展恶性肿瘤诊治工作近 10 年,对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鲜明的特色,尤其对于晚期胃癌、肠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的化疗及各种恶性肿瘤的术后化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全身化疗后部分患者有可能获得手术切除。 科内具有专业的血液病专家,又受到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专 家常瑛 教授指导,经骨髓穿刺或活检,可以明确诊断各种不明原因的贫血和免疫系统疾病,治疗各种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风湿、类风湿等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 一些过去不治的恶性肿瘤、白血病通过化疗可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咨询电话 89323440 - 8139

三、十二指肠镜治疗

我院消化科引进 Olympus-JF-240 型电子十二指肠镜,广泛开展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胆道结石、胆胰管良恶性狭窄的微创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道取石术、鼻胆引流术、胆道内引流术,术后 6 小时可以进食, 3 天可以出院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佳琛到我院进行调研

7月3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文联党组书记赵佳琛就基层文联建设情况到我院进行调研,宣传部副部长路鹏、区文联主席史长义、副主席刘月辉等参加调研活动,我院院长、文联主席李景荣,党委书记、文联主席徐学玉,副院长、文联常务副主席刘永洪陪同调研。 赵佳琛参观了文联创作室,得知创作室展出的书画作品均由我院职工创作时,她连连称赞会员的文艺素养高;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赵佳琛参观了院史展示馆,并对我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取得的辉煌成绩表示充分肯定。随后,赵佳琛与我院领导进行了座谈,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穆海玲汇报了房医文联自成立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房医文联成立于2012年12月18日,是“十八大”胜利召开后成立的全国卫生系统首家行业文联。文联下设四个学会,分别是文学创作学会、摄影艺术学会、书画艺术学会、音乐舞蹈学会,目前共有会员200余名。一年多来,各学会积极开展了多项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了职工生活、陶冶了职工情操。 听取汇报的过程中,赵佳琛频频点头,并对我院文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她指出:文联是能把大家团结到一起的一种非常便捷的组织,它不但能丰富职工生活,更能凝聚人心、团结队伍,促进事业发展;作为基层文联,第一医院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院内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工作卓有成效。赵佳琛要求:医院要抓住行业文联的特点、结合行业特色开展活动,真正打出行业文联的品牌。 我院文联主席李景荣表示:今后医院将继续发挥文联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发扬医院文化,并把行业文联的品牌做响,从而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座谈会后,赵佳琛参观了我院二楼会议室的文化展示墙,仔细认真地欣赏了每一幅作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盲肠疼痛怎么缓解
邵自强
回答: 盲肠疼痛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按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盲肠疼痛可能与阑尾炎、肠梗阻、肠痉挛、肠道感染、肠粘连等因素有关。 1、热敷 热敷有助于缓解轻度盲肠疼痛,特别是因肠痉挛或受凉引起的疼痛。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肠道平滑肌,减轻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热敷后若疼痛加重或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2、调整饮食 盲肠疼痛期间应选择低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高脂及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若怀疑阑尾炎发作,需禁食禁水并及时就医。慢性盲肠区不适者可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或发酵食品,帮助调节肠道菌群。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盲肠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肠痉挛可选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平滑肌痉挛,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功能。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仅建议在明确诊断后短期使用。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尤其阑尾炎患者需避免使用强效镇痛药。 4、按摩 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蠕动,缓解功能性盲肠疼痛。取仰卧位屈膝,用掌心以脐部为中心向外周螺旋式按摩,力度以不引起疼痛加重为度,每次10-15分钟。伴有明显压痛、反跳痛或肌紧张时禁止按摩。可配合按压足三里穴位,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用拇指按压至有酸胀感,每次1-2分钟。 5、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导致的盲肠疼痛通常需要阑尾切除术,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肠梗阻患者根据病情可能需进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肠造瘘术。术后需禁食至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慢性盲肠疼痛反复发作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手术探查明确病因。所有手术方案需由外科医生评估后决定。 盲肠疼痛缓解期间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加重、发热超过38摄氏度、呕吐无法进食或便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肠道蠕动。长期反复疼痛者建议完善肠镜、CT等检查排除克罗恩病、肠结核等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