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内科创建于1962年,已成为一个设备先进、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拥有山东省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2人,是青岛市血液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山东东部血液病的医教研中心。现有人员29人,其中医师12人,护士14人,医技人员3人。12位医师中,正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医师19人,全部为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学位人员3人。4人曾分别到以色列、丹麦和美国进修学习一年到两年。护理队伍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本科毕业7名,其余均为大专文凭,其中1人有两年的国外(沙特阿拉伯)工作经历,2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学习3个月,平均年龄31岁。
  血液内科现有床位48张,月出院近100人次,可收治各种常见的血液病和从其他医院转来的疑难危重病人,拥有现代化的骨髓移植室(移植床位6张)一个,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拥有现代设备的血液病研究室和血液免疫学治疗室各一个,研究室面积近200平方米。
  血液内科医疗方面,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各种贫血以及出血性疾病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除常规治疗外,该科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先后开展了难治性白血病的大剂量化疗、多药耐药逆转及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的免疫疗法等技术,并已于1995年成功开展了白血病和部分实体瘤的自体骨髓移植、同基因异体骨髓移植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良好效果,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方面有独到之处。现主要开展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免疫激活骨髓疗法、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白血病的新技术,用于化疗耐药后难治性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也可用于骨髓移植后复发白血病的治疗。用于经化疗缓解后的治疗,可减少因反复化疗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有望减小复发,延长生存期。
  血液内科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骨髓、血涂片中提取微量DNA的方法进行PCR的检测,与血研所合作开展了人急性白血病耐药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血液免疫学的研究:近年来开展的《纤维蛋白A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2对白血病骨髓的体外净化作用》、《粘附性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抗自体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白血病的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白血病的MICM分型研究:80年代末,在本实验室建立了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白血病MICM分型的实验方法,使白血病的诊断从单纯形态学的诊断发展到表型、核型及基因相结合的多学科、多手段、多参数的综合诊断的新水平,使诊断的符合率大大提高,并为研究诱导分化或基因移植治疗白血病奠定基础。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乳腺病诊疗中心承办第一届青岛国际乳腺疾病高峰论坛

第一届青岛国际乳腺疾病高峰论坛”于7月11-13日在青岛隆重召开。本次论坛是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国际合作部、青岛市医学会乳腺病学专科分会联合主办,我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承办。来自国内外乳腺相关专业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旨在打造国际性学术研讨平台,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交流实践经验。会议邀请了美国新泽西州肿瘤治疗中心的Kenneth Tomkovich教授,前亚洲乳癌协会主席、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名誉临床教授Chow Wing Cheong教授,台湾高雄医学大学纪念医院侯明锋院长及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与会并作精彩演讲。论坛的内容涵盖了乳腺专科团队运作经验分享、影像导引下介入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乳腺癌术后I期再造术式的选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新纪元等国际热点问题。           会议由青岛市医学会乳腺病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我院乳腺病诊疗中心主任王海波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我院副院长梁军教授担任名誉主席。 我院王新生院长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安排相关部门大国配合。山东省医学会秘书长张林、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军、青岛市医学会秘书长孙金阁、我院副院长董?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第一届青岛国际乳腺疾病高峰论坛“的圆满落幕,标志着青岛及半岛地区乳腺疾病诊治工作已进入国际交流平台,同时,也标志着我院乳腺病诊疗中心已跻身于国际、国内先进行列。(乳腺病国际诊疗中心 聂刚 王海波)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