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小儿心内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在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方面,以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主要方向,在国内外率先发现硫化氢为心血管功能调节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揭示其在诸多心血管疾病发病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以晕厥为中心的小儿功能性心血管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慢性疾病,通过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课题,创建了全国儿童晕厥诊治协作网落,以研究成果为基础,发布了儿童晕厥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为广大临床医师的诊治工作提供指导,显著提高了我国儿童晕厥的诊治水平。创建国内首家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建立了我国晕厥儿童临床与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多中心数据库,截至目前病例数已达到2000余例,为医患提供诊治、随访及科研的信息化平台,带动了以北京、上海、湖北和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儿童晕厥诊治网络的形成。研究成果推广范围覆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临床医师,累计达8000余人次,对儿童晕厥诊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获得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行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8月27、28日,我院举行了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本次学术论坛共有37名科研型研究生参加,他们分别来自内科、外科、儿科、影像、检验、感染等多个学科专业。杜军保、袁云、王素霞、戚豫、龚侃、陈?、吕继成、周应芳、席志军、杨勇、周炜、李雪迎等多位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导师参加了论坛活动,并对参赛研究生点评、提问和评分。 李海潮副院长致开幕词:“学术论坛是展示和锻炼,也是交流和学习。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参与到论坛中来,这也是我们团队意识的一种体现。研究生期间,我们不仅要培养科研的能力,也要培养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喜爱。带着这份激情,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终身受益。” 通过同学们的演讲,可以看出大家平时非常努力,而且为了这次论坛做了精心准备。各位导师从科研能力、PPT制作、演讲技巧、英语口语展示等方面进行考查,发现不少同学都有精彩表现,内科和儿科的多位同学在这届论坛上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在这次论坛上,有两位同学进行了全英文演讲,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在论坛接近尾声的时候,导师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爱才之心:“这次论坛让我们发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这让我们非常地欣慰。学生时期是最有创造力的阶段,医院里很多的SCI文章都出自我们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后会鼓励和督促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论坛中来,在大家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科研能力、表达能力。” 研究生党总支书记于岩岩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今年的学术论坛是第二届。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参与的同学更多了,演讲更精彩了,论坛的内容更丰富了。论坛可以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同时增进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学术论坛活动,并且不断完善,争取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进来,并进一步提高论坛的学术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