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内分泌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内分泌科针对日益严重的慢性疾病,利用耳目一新的学术与医疗管理模式,将专科医生、学术人员、护理人员、管理人員的专业知识与病人的需求融为一体,为社会提供一个可担负的、方便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们的服务宗旨是利用独到的门诊病房管理模式,通过先进的诊疗技术,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服务。

内分泌科室现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含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5名,在读研究生4名,糖尿病专业咨询师1名)。本科室经多年的努力,对内分泌及代谢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预防已探索出具专科特色的成熟方法,对内分泌急症如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甲亢危象、垂体危象等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诊断和抢救措施,在少见病、疑难病如:周期性瘫痪、低血糖症、内分泌性高血压等鉴别诊断模式逐步完善,对难治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不断研究总结,治疗方法已受到同行专家认可,在临床应用中均收到较好的效果。本科室现有床位18张。学科负责人高珊,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毕业于解放军301医院,从事糖尿病临床工作17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市厅级课题2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其研究的主要方向为:脂肪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诊急救危:搭建急诊护理管理的更高平台

金秋的九月,我院急诊科迎来了参加国家级项目“危重症急救与护理管理”学习班”的百余名急诊及重症专业的护理同仁们。在这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我们共同交流了“医院感染与职业安全”、“从急诊医生视角看急诊护士的胜任力”、护士在心肺复苏实施技术中的难点”、“气道管理规范解读”、“急诊用药与静脉炎的预防”、“抢救护士与EICU护士的护理思维与工作方法”、“传染性疾病在急诊科管控的要求及实施流程”、“急诊留观病人的诊疗与管理”、“气道干预与呼吸机的应用”、“灾难医学与多发伤病人的救治”、“护士长在急诊护理服务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和“急诊流程与急诊信息化管理”等内容。同时部分护士还精心安排了实践型课程情景模拟-运用SimMan综合系统模型急救病例练习。为了开阔学员眼界,还特地安排参加了“第七届急诊高峰论坛”的护理分会场。 本次学习班不仅为学员详细讲解了急诊及重症护理工作中最热点、最难点的问题,也将基础护理工作中的最新理念更新给大家,为大家今后的工作展开了提供了更高的视野与平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里有白絮状的东西是什么
黄钟明
回答: 尿里有白絮状物可能是尿液中盐类结晶、泌尿系统感染或蛋白尿的表现。常见原因有尿液浓缩、尿道炎、膀胱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 1、尿液浓缩 饮水不足或大量出汗导致尿液浓缩时,尿酸盐、磷酸盐等结晶析出形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在晨起第一次排尿时较常见,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观察絮状物是否减少。 2、尿道炎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中混有炎性分泌物。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道口可能出现红肿。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3、膀胱炎 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膀胱时,尿液中可能出现白色絮状脓细胞团块。典型症状包括下腹坠胀感、排尿灼热感。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治疗可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菌药物。 4、肾炎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尿液中蛋白质与脱落上皮细胞结合形成絮状物。可能伴随眼睑浮肿、血压升高。需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常用药物包括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 5、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是其特征性表现,尿液静置后可见白色絮状沉淀。患者多伴有严重水肿和低蛋白血症。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治疗需联合使用缬沙坦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长时间憋尿。如发现尿液浑浊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更需重视尿液异常变化。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