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力医院

骨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科(TheDepartmentofOrthopaedics)以创伤骨科及手外科为特色,开展各种骨折、骨关节病、软组织损伤、各种运动系统畸形矫形手术。目前我科开展的各项治疗介绍如下:

1.创伤骨科:四肢骨与关节及脊柱的骨折及脱位、神经肌肉和血管损伤的各种手术和保守治疗。我科已经开展了治疗骨折各种新型手术,包括带锁髓内钉内固定、AO钢板(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各种外固定架,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的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得到了患者的称赞和肯定。

2.手外科:为我科的另一重点项目。以治疗腕关节和手部的骨骼、肌腱、神经、血管以及小关节、小肌肉的各种病变为主,包括断指(肢)再植,外伤、畸形矫形修复手术等。自1991年以来,共完成断指再植手术数十例,再植成功率达85%以上。

3.矫形外科:四肢畸形矫形(如足拇趾外翻等)、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关节各种病变的保守治疗等。已经开展全髋,半髋(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手术。自2001年,又引进膝关节镜技术,以微小的创伤解除膝关节疾病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关节外科是我科的一大特色,对于各类关节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手术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4.腰腿痛门诊及手术治疗:目前腰腿痛患者明显增加,我院骨科已经开展了包括理疗、牵引、按摩等各种保守治疗。对于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5.肿瘤骨科:骨骼及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和放化疗治疗。我院经病房改造,住院条件明显改善,每个病房均有电视和洗手间、中央空调,且住院收费合理,透明。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新项目推介:消化内科开展胃肠电图及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消化内科新引进的最新胃肠动力治疗仪,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具有胃肠动力障碍症状(胃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便秘等)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原理是通过外加电流刺激驱动胃肠起搏点,模拟健康人胃肠电信号,促使紊乱的胃肠电活动产生跟随效应,以恢复正常节律,从而达到各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生物反馈治疗。此项治疗技术操作简便,只需将电极片置于患者胃肠起搏点的相应体表投影,每次治疗约15-30分钟,每天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约1-2个疗程患者的症状即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众所周知,人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活动,我们通常称之为“生物电”,如心电、脑电等。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蠕动的结果。胃肠电图的检测方法同心电图和脑电图一样,都是利用皮肤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进行记录。我们将皮肤电极置于胃肠部位相应检测点,记录出胃肠电信号,作为胃肠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指标,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对患者作出某些胃肠疾病的诊断。这项检查操作简单,无损伤、无痛苦、无禁忌症,全部检查过程只需20分钟,尤其适用于腹胀、消化不良、慢性便秘病因的检查,以及老年、体弱、小儿和危重症患者胃肠疾病的无创检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吃苯磺酸氨氯地平头晕
邵自强
回答: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后出现头晕可能是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通常与血压下降过快或个体敏感性有关。头晕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剂量调整期、体位性低血压、药物相互作用或基础疾病加重等因素相关,多数可逐渐耐受,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部分患者用药初期因血管快速扩张导致脑部供血暂时性不足,出现轻微头昏或眩晕感。这种现象常见于清晨服药后1-2小时或突然改变体位时,伴随面色潮红、心悸等血管扩张表现,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可自行缓解。建议服药期间保持缓慢起身动作,避免空腹用药,同时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波动情况。 少数患者对药物成分敏感或存在代谢异常时,可能引发持续性头晕伴头痛、恶心等不适。这种情况多见于合并肝肾功能不全、高龄或同时服用CYP3A4抑制剂如红霉素的患者,因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若头晕伴随视物模糊、意识障碍或血压低于90/60mmHg,需警惕严重低血压风险,应立即停药并急诊处理。合并颈动脉狭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出现中枢性眩晕,需联合神经科评估。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期间应避免突然站立、高温环境及剧烈运动,每日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记录头晕发作时间与血压数值,复诊时向医生反馈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降压方案。避免自行合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监测血糖以防掩盖低血糖症状。若头晕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日常生活,需考虑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与药物基因检测。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