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力医院

耳鼻咽喉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医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89年5月20日电力医院开业之际,在夏仲涛教授的开创和领导下,经过王增勤教授等几代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风格,长期以来,在全国水电系统、首都耳鼻咽喉科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也是北京市较早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科室,该手术以其微创的突出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
  自2013年5月引进耳鼻咽喉科学科带头人李健东主任后,耳鼻咽喉科在门诊量、手术量以及学术地位等各方面都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亚专科耳科从弱到强飞速发展起来,目前在面神经疾病等耳外科诊疗某些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内耳疾病康复治疗、鼻内窥镜手术与变态反应、耳鼻咽喉微创功能外科是另外三个科室工作重点。已被北京电力医院列为临床优势学科。
  李健东博士目前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科室主要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培养任务,拥有硕士生导师1名,教授、副教授2人。在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
  科室医师11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4人、学士学位4人,多名在读研究生。目前改扩建期间我们在新大楼东侧11楼有固定床位20张,开放床位40张。
  李健东主任担任《中华耳科学杂志》等多本杂志编委,是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生局等多个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王增勤教授是我国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曾任《中国水电医学》杂志主编。岳凤枢主任是首医耳鼻咽喉科学院委员。
  科室拥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检查仪器,包括:荷兰、德国、韩国产耳鼻咽喉科综合诊疗台,日本OLYMPUS鼻咽喉镜及图文成像系统、德国手术显微镜、德国Storz鼻内窥镜和宾格耳科电钻及耳科显微手术器械,丹麦面神经诊断系统,德国面神经监测系统、美国美敦力(Medtronic)手术动力系统,美国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美国CO2激光手术系统等为患者实施精确的微创手术。拥有进口多导睡眠监测仪能够为患者准确诊断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拥有完备及先进的听力检查室,包括:美国产听觉诱发电位、多频稳态反应测试仪、耳声发射分析仪、美国GSI中耳分析仪、丹麦麦迪森纯音侧听仪及耳声发射筛查仪等的可为患者提供准确、优质的听力检查服务。
  面神经医学与耳科功能康复:是北京电力医院临床特色之一,面神经次全程减压术被列为北京市科委的首都特色临床项目,无论是患者例数还是手术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急性期面瘫保守冲击治疗、晚期面瘫的康复综合治疗也走在全国前列,即将建成的国家级面瘫诊疗中心将能够为面瘫患者提供更加满意高效的优质服务。我院可开展侧颅底肿瘤等耳外科所有的高端手术,另外,科室在各种神经性耳聋尤其是突发性耳聋的综合治疗、眩晕诊疗康复、耳鸣治疗、助听器配置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鼻科:进入90年代,鼻科开展了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是国内较早开展此类手术最早的单位,该手术以其微创的突出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治疗效果,使治愈率由传统手术的不足50%提高到了现在的 85-90%以上。近年来,在鼻眼相关外科和鼻颅底外科方面取得较快的发展,开展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视神经减压术、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经鼻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及鼻内镜下鼻腔、鼻窦、颅底良性及早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咽喉头颈外科:多年来科室在喉癌、下咽癌、甲状腺肿瘤及涎腺肿瘤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采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喉部良性病变以及早期喉癌,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效果好。采用等离子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取得了良好疗效。睡眠实验室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AutoSet压力滴定等多项睡眠监测,对OSAHS患者开展以多平面手术(包括鼻通气手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和舌根舌骨手术等)为主、结合呼吸机配置的综合治疗。经过10余年的工作,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一套根据患者病情的个体化的序列计划治疗方案,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不断提高本学科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综合诊治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将本着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态度,搞好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内外广大患者提供一流的技术和最优质的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新项目推介:消化内科开展胃肠电图及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消化内科新引进的最新胃肠动力治疗仪,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具有胃肠动力障碍症状(胃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便秘等)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原理是通过外加电流刺激驱动胃肠起搏点,模拟健康人胃肠电信号,促使紊乱的胃肠电活动产生跟随效应,以恢复正常节律,从而达到各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生物反馈治疗。此项治疗技术操作简便,只需将电极片置于患者胃肠起搏点的相应体表投影,每次治疗约15-30分钟,每天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约1-2个疗程患者的症状即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众所周知,人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活动,我们通常称之为“生物电”,如心电、脑电等。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蠕动的结果。胃肠电图的检测方法同心电图和脑电图一样,都是利用皮肤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进行记录。我们将皮肤电极置于胃肠部位相应检测点,记录出胃肠电信号,作为胃肠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指标,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对患者作出某些胃肠疾病的诊断。这项检查操作简单,无损伤、无痛苦、无禁忌症,全部检查过程只需20分钟,尤其适用于腹胀、消化不良、慢性便秘病因的检查,以及老年、体弱、小儿和危重症患者胃肠疾病的无创检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