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力医院

康复医学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电力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5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北京康复医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康复科从成立伊始即有着高起点和科学严谨的科室规范管理。自成立以来,康复科在临床专业技术方面严格要求,在服务理念方面不断创新,在科研教学方面积极进取,床位数达到近50张,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康复师10名、护士19名,已经成为北京市综合医院中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康复医学科。目前北京康复医学会已迁入我院,将给予康复科学术和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康复医学科以脑卒中(中风)、脑外伤和脑手术后、脊髓损伤、脊髓血管病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功能恢复为重点,,采用综合的康复方法,运用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矫形支具(P/O)、认知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装备了减重步行、被动关节活动仪(CPM)、步态分析仪、平衡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脑生理治疗仪及其他先进仪器设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功能恢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康复医学科开设的专科康复治疗项目有: 1. 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康复: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几天,治疗以抢救为主,病情一旦稳定,康复医疗措施应早期介入,其目的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我科采用我国传统的针灸技术并结合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及床旁被动康复治疗活动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2. 脑卒中的康复随访:患者出院后,还要持续时间很长的康复治疗,我科为满足患者的需求,通过发放爱心联系卡及为病人刻录的康复训练光盘,使患者得到正规的后续康复治疗,并指导患者定期到康复门诊进行随访并对定期到康复门诊进行复诊的患者直接进行指导,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3. 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咀嚼不能,吞咽延迟或缺乏、唾液聚集在口中、鼻反流或鼻音、吞咽困难极易发生误吸导致肺炎的发生。通过康复训练如:感觉刺激、舌运动的促进、唇运动体操、呼吸力量训练及针灸刺激穴位等,取得显著的疗效,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基本恢复。 4. 言语障碍的康复:患者由于脑损伤所致语言交流能力障碍。临床的主要表现为:患者在意识清晰的前提下,听不懂别人或自己的谈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也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句子。我科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给于患者强的听觉、语言刺激,反复利用感觉刺激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在对门诊、住院的偏瘫、截瘫、脑瘫及语言障碍等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我科严格依照康复评价—康复训练—再评价的流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设计个性化的康复目标,运用各种易化手法技术,进行增强患者肌肉力量、扩大关节活动度,改善运动协调性、提高肌体的平衡功能等内容,让患者通过训练科学地改善和恢复运动功能,使其获得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重返家庭和社会,平等地享受人类的各种权利,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新项目推介:消化内科开展胃肠电图及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消化内科新引进的最新胃肠动力治疗仪,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具有胃肠动力障碍症状(胃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便秘等)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原理是通过外加电流刺激驱动胃肠起搏点,模拟健康人胃肠电信号,促使紊乱的胃肠电活动产生跟随效应,以恢复正常节律,从而达到各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生物反馈治疗。此项治疗技术操作简便,只需将电极片置于患者胃肠起搏点的相应体表投影,每次治疗约15-30分钟,每天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约1-2个疗程患者的症状即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众所周知,人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活动,我们通常称之为“生物电”,如心电、脑电等。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蠕动的结果。胃肠电图的检测方法同心电图和脑电图一样,都是利用皮肤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进行记录。我们将皮肤电极置于胃肠部位相应检测点,记录出胃肠电信号,作为胃肠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指标,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对患者作出某些胃肠疾病的诊断。这项检查操作简单,无损伤、无痛苦、无禁忌症,全部检查过程只需20分钟,尤其适用于腹胀、消化不良、慢性便秘病因的检查,以及老年、体弱、小儿和危重症患者胃肠疾病的无创检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拉水样便是怎么了
陈国栋
回答: 宝宝拉水样便可能与喂养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等因素有关。水样便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呈水状,可能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1、喂养不当 宝宝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过量喂养或奶粉冲调过浓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引发水样便。家长需调整喂养频率和奶量,奶粉按标准比例调配。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或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喂养后竖抱拍嗝有助于减少胃肠胀气。 2、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婴幼儿水样便的常见原因,多伴随发热、呕吐。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家长需注意手部卫生和餐具消毒。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必要时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道分泌。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3、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黏液脓血样水便,伴有腹痛。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家长应避免给宝宝食用未煮熟的鸡蛋或肉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维持菌群平衡。感染期间需暂停辅食,母乳喂养可继续。 4、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水样便伴泡沫和酸臭味,常见于肠炎恢复期。家长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母乳喂养者可添加乳糖酶滴剂。监测体重增长情况,症状持续超过2周需排查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可辅助使用葡萄糖酸锌颗粒促进肠黏膜修复。 5、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可能引发水样便伴湿疹或荨麻疹。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回避可疑过敏原。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可作为替代,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缓解过敏症状。严重过敏反应需备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及时就诊。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肛周皮肤情况。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红臀。腹泻期间继续母乳或配方奶喂养,6个月以上宝宝可添加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抽搐需急诊处理。恢复期注意补充维生素AD滴剂和铁剂,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 陈国栋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