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力医院

中医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暂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新项目推介:消化内科开展胃肠电图及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消化内科新引进的最新胃肠动力治疗仪,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具有胃肠动力障碍症状(胃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便秘等)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原理是通过外加电流刺激驱动胃肠起搏点,模拟健康人胃肠电信号,促使紊乱的胃肠电活动产生跟随效应,以恢复正常节律,从而达到各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生物反馈治疗。此项治疗技术操作简便,只需将电极片置于患者胃肠起搏点的相应体表投影,每次治疗约15-30分钟,每天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约1-2个疗程患者的症状即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众所周知,人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活动,我们通常称之为“生物电”,如心电、脑电等。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蠕动的结果。胃肠电图的检测方法同心电图和脑电图一样,都是利用皮肤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进行记录。我们将皮肤电极置于胃肠部位相应检测点,记录出胃肠电信号,作为胃肠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指标,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对患者作出某些胃肠疾病的诊断。这项检查操作简单,无损伤、无痛苦、无禁忌症,全部检查过程只需20分钟,尤其适用于腹胀、消化不良、慢性便秘病因的检查,以及老年、体弱、小儿和危重症患者胃肠疾病的无创检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拉水样便是怎么了
陈国栋
回答: 宝宝拉水样便可能与喂养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等因素有关。水样便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呈水状,可能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1、喂养不当 宝宝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过量喂养或奶粉冲调过浓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引发水样便。家长需调整喂养频率和奶量,奶粉按标准比例调配。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或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喂养后竖抱拍嗝有助于减少胃肠胀气。 2、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婴幼儿水样便的常见原因,多伴随发热、呕吐。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家长需注意手部卫生和餐具消毒。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必要时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道分泌。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3、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黏液脓血样水便,伴有腹痛。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家长应避免给宝宝食用未煮熟的鸡蛋或肉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维持菌群平衡。感染期间需暂停辅食,母乳喂养可继续。 4、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水样便伴泡沫和酸臭味,常见于肠炎恢复期。家长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母乳喂养者可添加乳糖酶滴剂。监测体重增长情况,症状持续超过2周需排查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可辅助使用葡萄糖酸锌颗粒促进肠黏膜修复。 5、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可能引发水样便伴湿疹或荨麻疹。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回避可疑过敏原。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可作为替代,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缓解过敏症状。严重过敏反应需备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及时就诊。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肛周皮肤情况。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红臀。腹泻期间继续母乳或配方奶喂养,6个月以上宝宝可添加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抽搐需急诊处理。恢复期注意补充维生素AD滴剂和铁剂,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 陈国栋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