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门诊部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尊重患者隐私,设立单独诊室;费用自动查询系统,可随时查询费用清单,让患者清楚明白;分为一般门诊和康复门诊,方便术前术后患者针对性就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亚心医院暑期系列活动教护心

夏日“心”体验,呵护心健康。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积极传播心脏健康知识及心肺复苏术(CPR),从本周起,亚心医院开展“暑期电影进社区”及“中学生CPR夏令营”系列活动。 亚心医院专家介绍,夏季天气闷热,人体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血液浓度上升。高温使人焦躁不安,且夏季昼长夜短,睡眠质量不高,缺乏休息等,这些都会成为心脏病的诱因。夏季也是心脏病患者突发心梗的高危季节,如果我们身边有心脏病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心脏病疾病知识和抢救知识,对挽救心脏病患者生命显得尤为必要。 “暑期电影进社区”活动,除了每周在我市社区播放精彩的大片外,亚心专家还将走进社区,为市民面对面进行健康义诊和咨询,传播科普和急救知识。 为了让更多的中学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术,亚心医院暑期将于每周六上午在医院开展“中学生CPR夏令营”活动,邀请初高中生走进亚心医院,医护人员将一对一地手把手传授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需要参与“暑期电影进社区”及“中学生CPR夏令营”的社区及中学生,请与亚心医院联系报名,电话:4008884027 社会服务部,也欢迎学校组织学生参与。 亚心医院为参与活动的社区市民准备了科普知识手册和精美礼品,并为参加夏令营的中学生提供心脏模型、CPR培训合格证书等礼品。 图为亚心医院医生教市民做心肺复苏术。 中学生都应掌握心肺复苏“救命技术” 武汉亚心医院推出“中学生CPR夏令营”活动,将于周六上午开营,让中学生都能掌握心肺复苏这一目前为止最为廉价、简单有效的“救命技术”。 心肺复苏(简称CPR),亦称基本生命支持,是针对由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等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坏死(4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10分钟以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害)。 心肺复苏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人群中大力普及CPR,可以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外死亡率。心肺复苏的普及直接关系到心肺出现异常情况下的成活率,美国成活率为56%,日本为35%,我国只有0.7%,我国每年因心脏猝死人数达54.4万人。 在2000年国际指南会议上,专家强烈建议在学校推广基本生命支持(BLS)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战略。 亚心医院专家介绍,美国规定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德国联邦政府规定10-16岁的青少年要接受1.5天的急救课程学习(主要为心肺复苏知识)。在荷兰,10岁以下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 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91.6%的高中生都愿意学习急救知识,同时绝大多数人愿意为他人进行急救,也愿意把急救知识传授给家人,能够起到蝉联效应。 亚心医院负责人表示,“中学生CPR夏令营”活动,将有力推动CPR技术的普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眼底动脉硬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高云
回答: 眼底动脉硬化可能由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年龄增长、吸烟等因素引起。眼底动脉硬化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动静脉交叉压迫等症状,需通过眼底检查确诊。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眼底动脉血管壁承受过高压力,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脂质沉积。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动脉硬化通常伴随视网膜出血、棉絮斑等改变。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控制钠盐摄入。 2、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的代谢异常可造成血管基底膜增厚,导致微循环障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即可出现眼底动脉硬化,常合并微动脉瘤和硬性渗出。需严格控糖并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3、高脂血症 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易沉积在血管内膜,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脂血症导致的眼底动脉硬化可见动脉走行迂曲、铜丝样改变。治疗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调脂药物,配合低脂饮食。 4、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生,导致动脉管壁自然硬化。老年性眼底动脉硬化表现为普遍性动脉变细和透明度降低,属于生理性退化过程。可通过补充叶黄素软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剂延缓进展。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吸烟者的眼底动脉硬化程度往往比同龄人更显著,常见视网膜动脉狭窄和血管白鞘形成。戒烟是根本措施,可配合银杏叶提取物片改善眼底血供。 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查1次。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长时间用眼,每小时远眺5-10分钟。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严格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