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重症监护室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现代医学中一个崭新独立、不可缺少的专业科室

我院ICU自1999年12月20日医院开展第一例手术以来

已成功救治10000余例各类复杂先心、风心

和冠脉搭桥及大血管手术后病人

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配置最全、环境最优

和服务最佳的危重症监护单位

您术后恢复的有力保障

68张床位扇形展开,环境舒适、明亮宽敞

拥有独立中央空调空气净化系统

和世界最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

内置35台美国飞利浦液晶彩显监护仪、德国Drager呼吸机

美国康仁348血气分析仪、美国惠普除颤仪

日本欧林巴斯纤支镜、美国金宝血滤机

美国Datascope主动脉球囊反搏机

24小时无间断的术后监测

15名专职ICU医生、86名护士、8名护工

为每位患者提供24小时无间断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运用先进的治疗和监测手段

对病人最早的瞬间病情变化,生理机能的短暂的动态改变

进行准确的纵横分析判断

使病人得到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

卓有成效的工作

帮助许多曾被判过死刑的重症病人

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走向新生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亚心医院暑期系列活动教护心

夏日“心”体验,呵护心健康。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积极传播心脏健康知识及心肺复苏术(CPR),从本周起,亚心医院开展“暑期电影进社区”及“中学生CPR夏令营”系列活动。 亚心医院专家介绍,夏季天气闷热,人体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血液浓度上升。高温使人焦躁不安,且夏季昼长夜短,睡眠质量不高,缺乏休息等,这些都会成为心脏病的诱因。夏季也是心脏病患者突发心梗的高危季节,如果我们身边有心脏病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心脏病疾病知识和抢救知识,对挽救心脏病患者生命显得尤为必要。 “暑期电影进社区”活动,除了每周在我市社区播放精彩的大片外,亚心专家还将走进社区,为市民面对面进行健康义诊和咨询,传播科普和急救知识。 为了让更多的中学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术,亚心医院暑期将于每周六上午在医院开展“中学生CPR夏令营”活动,邀请初高中生走进亚心医院,医护人员将一对一地手把手传授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需要参与“暑期电影进社区”及“中学生CPR夏令营”的社区及中学生,请与亚心医院联系报名,电话:4008884027 社会服务部,也欢迎学校组织学生参与。 亚心医院为参与活动的社区市民准备了科普知识手册和精美礼品,并为参加夏令营的中学生提供心脏模型、CPR培训合格证书等礼品。 图为亚心医院医生教市民做心肺复苏术。 中学生都应掌握心肺复苏“救命技术” 武汉亚心医院推出“中学生CPR夏令营”活动,将于周六上午开营,让中学生都能掌握心肺复苏这一目前为止最为廉价、简单有效的“救命技术”。 心肺复苏(简称CPR),亦称基本生命支持,是针对由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等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坏死(4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10分钟以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害)。 心肺复苏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人群中大力普及CPR,可以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外死亡率。心肺复苏的普及直接关系到心肺出现异常情况下的成活率,美国成活率为56%,日本为35%,我国只有0.7%,我国每年因心脏猝死人数达54.4万人。 在2000年国际指南会议上,专家强烈建议在学校推广基本生命支持(BLS)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战略。 亚心医院专家介绍,美国规定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德国联邦政府规定10-16岁的青少年要接受1.5天的急救课程学习(主要为心肺复苏知识)。在荷兰,10岁以下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 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91.6%的高中生都愿意学习急救知识,同时绝大多数人愿意为他人进行急救,也愿意把急救知识传授给家人,能够起到蝉联效应。 亚心医院负责人表示,“中学生CPR夏令营”活动,将有力推动CPR技术的普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糖尿病并发症要做哪些检查
袁晓勇
回答: 糖尿病并发症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针对性检查,主要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眼底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下肢血管超声等。糖尿病并发症可能累及多个器官系统,早期筛查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1、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该检查无须空腹,静脉采血即可完成。数值超过6.5%需警惕持续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建议每3-6个月复查。若合并贫血等血液疾病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2、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通过晨尿或24小时尿标本检测白蛋白排泄率,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正常值小于30毫克/24小时,30-300毫克提示微量白蛋白尿阶段。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女性需避开月经期。阳性结果需重复检测确认。 3、眼底检查 采用散瞳眼底照相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动脉瘤、出血等改变。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5年后应开始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即需检查。重度非增殖期病变可能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症状。 4、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评估周围神经功能,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感,足部症状尤为明显。检查时需暴露肢体皮肤,电极刺激可能产生轻微不适感。 5、下肢血管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评估糖尿病足风险。检查时需暴露双下肢,通过血流速度和血管壁厚度判断病变程度。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是常见临床表现。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系统并发症筛查,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者需增加监测频率。日常需保持规律运动,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饮食注意控制总热量,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摄入,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降糖方案,出现视力骤降、持续蛋白尿或足部溃疡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