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

感染性疾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广西传染病专业的领头单位。全科现有教授6人(含反聘3人),副教授2人。1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委员和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委员。有4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广西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主任委员、秘书、常委和委员。有4人在《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国外医学流行病与传染病学》《实用肝脏病杂志》、《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广西医学》、《广西预防医学》等杂志任编委。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是自治区"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技术力量雄厚,每年派出专家到全区各地会诊、指导诊治、讲学达40多人次。常年派出专家奔赴灾区、急性传染病爆发疫区,参加可疑传染病鉴定、救治工作,为全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每年接收进修生6-8人,是培养全区传染病专业人才的摇篮。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拥有病床56张,设立有肝炎、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专科门诊。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诊治范围

1、各种肝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及急慢性肝衰竭等。

2、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伤寒、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及恙虫病、斑疹等。

3、各种不明原因的发热、黄疸。

4、各种寄生虫病:疟疾、阿米巴病、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及囊虫病。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诊疗技术专长

对慢性乙肝病人的抗病毒治疗以及重型肝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肝衰竭、肝肾综合征、肝昏迷、重症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脓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脑型疟疾、重症钩体病等诊治一直处于区内领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学术研究水平

近5年来,我科在病毒性肝炎、肝炎与肝癌关系、肝炎病毒变异、肝纤维化方面研究在区内处于领先,达国内先进水平。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区科委课题3项,卫生厅课题3项,全国协作课题2项,院级课题3项。目前在研课题: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卫生厅课题2项。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国家级刊物10篇,国际刊物5篇,6篇获区科委优秀论文奖。发表专著4本。有2项科研成果获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3人次。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主要诊疗设备和新技术

KPS-8800Ce膜型热循环式血液净化仪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2002年从日本引进可乐丽(Kuraray)公司的第四代最新型血液净化装置--KPS-8800Ce膜型热循环式血液净化仪,该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专业人工肝支持系统之一,具有独家首创的热循环式双重滤过血浆交换和回路自动气密检测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可作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吸附主要专业地运用于重症肝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肝衰竭、肝昏迷、肝肾综合症、高胆红素血症、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家族性或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脂血症等、血液疾病、高脂血症等领域的治疗。1年多来,已有200多人次在我科接受人工肝治疗,重肝死亡率降低达10-20%。

FSCLZLY-A型腹水超滤治疗仪

从1999年始我科开展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内回输术,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内回输术能迅速排出腹水,缓解病人症状,获立竿见影的效果。该治疗方法的特点:1. 无菌密闭,每次治疗仅用2-3小时;2. 每次排出腹水(废水)4000~10000mL;3. 适应症广,无绝对禁忌症,对各种原因所致顽固性腹水、甚至感染性腹水、癌性腹水均可治疗;4. 安全、可靠、见效快,可立即缓解腹胀症状;5. 腹水浓缩后,腹水中补体、巨噬细胞、调理素等含量提高,增强抗感染力。

进口尖端数字HP彩色B超:

可进行肝胆、脾、胰、肾等腹部声像诊断及肝血流多普勒检查、B超引导下肝组织活检。对肝病的诊断达国内先进水平。

新技术的开展与应用:

1993年开展LAK细胞治疗病毒性肝炎、腹部B超检查;

1995年成功抢救重度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开展HBV、HCV、PCR定性检测;

1996年开展HGV、TTV检测,重症肝炎生存预后研究、慢性肝炎糖代谢异常相关因素研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后酶链反应后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中HCV、RNA临床研究;

1997年胃十二指肠粘膜HBV-DNA、HBcAg.HBsAg定位检测研究;1998年开展腹水自体超滤、BV感染者HSS水平临床研究;

1999年者肝组织免疫组化回顾性前瞻性研究,HCV、HGV家庭聚集性与肝癌关系研究;

2000年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病人、应用苦参素治疗慢乙肝病人;

2002年开展人工肝血浆置换、灌流、吸附治疗重症肝炎;

2001年开展HBV感染者BCP变异临床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全国TV期临床研究;

2002年开展干复津治疗丙型肝炎临床研究、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2003年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情反跳的病因与对策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

9月11日上午,由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彭跃刚、广西消防总队防火部部长常万森、防火部监督处处长谭新、南宁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张?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立斌、副调研员蒙建荣等领导组成的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我院副院长唐卫中、应燕萍及医院办公室、保卫科、后勤办公室、医疗设备科、药学部、财务办公室、食堂、物业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汇报会并陪同检查。 在住院部二楼大学术厅举行的汇报会上,唐卫中副院长汇报了我院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的整体情况,尤其针对我院在消防安全能力提升、节能技术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随后,督查组分组检查材料,并现场查看了消防监控室、消防通道等重点场所,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吹空调肚子不舒服怎么改善
高云
回答: 吹空调肚子不舒服可通过调整温度、避免直吹、热敷腹部、补充温水、服用药物等方式改善。可能与胃肠受凉、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 1、调整温度 将空调温度调至26-28摄氏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刺激胃肠黏膜。夜间睡眠时可调至睡眠模式,风口方向调整为水平送风。温度骤变可能导致胃肠血管收缩,引发痉挛性疼痛。 2、避免直吹 使用挡风板改变冷气流向,或调整床位位置远离出风口。持续冷风直吹腹部会使腹壁肌肉紧张,可能诱发肠蠕动异常。办公时可穿戴轻薄外套保护腹部,间隔1-2小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3、热敷腹部 用40-45摄氏度热水袋敷于脐周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伴有腹泻时可配合逆时针按摩,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注意防止低温烫伤,糖尿病患者慎用。 4、补充温水 少量多次饮用35-38摄氏度温水,每次100-150毫升。冷水会加重胃肠黏膜刺激,温水能帮助维持消化酶活性。可添加少量姜片或陈皮,有助于驱散寒邪。避免饮用含糖饮料以免产气腹胀。 5、服用药物 持续不适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匹维溴铵片等药物。蒙脱石散能保护胃肠黏膜,双歧杆菌调节菌群平衡,匹维溴铵缓解肠道痉挛。用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日常应注意空调滤网每月清洁1次,保持室内湿度40%-60%。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健脾食物。适当进行八段锦、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久坐不动。若出现持续腹痛、血便、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消化内科就诊。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