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

康复医学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西院医院康复医学科是以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为中心,以减少病伤残者身心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综合性科室,具有较强专业特点。

科室现有硕士12名,主任医师(教授)1名、副教授1名,副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2名,治疗技师及针灸推拿师等近40名,护士14名。科主任吴小平教授和龙耀斌副教授、廖明珍护士长都先后在日本等国家长期进修康复医学。所有治疗师都有大学学历,绝大多数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高级职业技术康复医学班。拥有总价值超过500万元的各种完善的治疗设备100余台,业务用房合计约4000平方米,其中运动疗法室500平方米,开放床位47张。

科室以治疗二大类疾病最有特色:一、功能障碍类:中风后遗症、脑脊髓损伤后遗症、小儿脑瘫、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小儿先天肌性斜颈、手功能障碍、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等;二、疼痛类:各种颈、肩、腰、腿痛,尤其是软组织损伤性顽固性疼痛。

在治疗功能障碍类疾病方面,积极与现代国际康复医学领域接轨,在区内最先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对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脊髓炎恢复期进行康复治疗。对由这些疾病引起的痉挛、瘫痪、平衡障碍、吞咽障碍、排尿障碍、手外伤、术后功能障碍及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等疾病能进行一整套系统、规范的评定、诊断,配合以系统完善的治疗,这些治疗的人员配备、技术运用、项目设置、诊疗水平、治疗效果区内领先,在全国也处于先进水平。在国内是最早将肉毒毒素A应用于中风后遗症肌肉痉挛治疗的科室之一。

在治疗疼痛类疾病方面,科室一直致力于对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四肢关节扭挫伤的非手术疗法进行研究,尤其是对顽固性颈肩腰腿痛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建立了一整套综合运用推拿、牵引、封闭、针刀疗法、各种高、中、低频电疗、冷疗、热疗、磁疗、激光等治疗手段进行常规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病理改变、不同的疾病阶段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在非手术疗法中,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手段在全区也是最齐全的。

近年来,科室每年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8~10篇。科室担负有本科和成教院大中专生的教学任务,招收康复硕士研究生,是我区一流的康复专科基地,每年接收多名来自全区各地医院的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前来进修,每年承办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2期。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

9月11日上午,由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彭跃刚、广西消防总队防火部部长常万森、防火部监督处处长谭新、南宁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张?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立斌、副调研员蒙建荣等领导组成的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我院副院长唐卫中、应燕萍及医院办公室、保卫科、后勤办公室、医疗设备科、药学部、财务办公室、食堂、物业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汇报会并陪同检查。 在住院部二楼大学术厅举行的汇报会上,唐卫中副院长汇报了我院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的整体情况,尤其针对我院在消防安全能力提升、节能技术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随后,督查组分组检查材料,并现场查看了消防监控室、消防通道等重点场所,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