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集团总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急诊PCI术”打开生命之门

2014年8月5日凌晨1时左右,一名56岁的男性患者因持续剧烈胸痛,全身大汗被送到我院急诊科。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时,患者出现低血压等休克表现,需立即进行抢救治疗,否则生命将受到威胁。值班大夫向心内科卫海松主任、高海旺副主任进行汇报,两位主任及时到达急诊科,了解病情后决定立即行急诊PCI术。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病人成功开通“罪犯血管”,术后病人返回CCU监控病房。在监测中发现患者又出现意识丧失,心电显示室性心动过速等极危症状,判断患者出现了再灌注性恶性心律失常,立即给予行心脏电除颤抢救治疗,仍反复出现室速,随即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在卫海松主任的带领下,所有在场的医务人员全部参加到抢救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3个小时积极抢救,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症状也有明显好转,此时,天已经亮了。在随后几天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比较稳定。近日,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急诊PCI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首先在心脏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术,找出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植入支架,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的心肌得以及早再灌注和功能恢复。无疑,急诊PCI术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一条绿色通道,提高的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自从集团总医院心内科开展急诊PCI术后,时常会遇到以上类似病例的情况。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的危重症,急诊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指南推荐治疗方法。过去,保守治疗的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达30%,随后出现了溶栓治疗,死亡率降至10%左右,急诊介入治疗的出现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下降到4%以下,且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今,心内科已经完成了的数百例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及时挽救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为患者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 (责任编辑:虞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盲肠疼痛怎么缓解
邵自强
回答: 盲肠疼痛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按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盲肠疼痛可能与阑尾炎、肠梗阻、肠痉挛、肠道感染、肠粘连等因素有关。 1、热敷 热敷有助于缓解轻度盲肠疼痛,特别是因肠痉挛或受凉引起的疼痛。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肠道平滑肌,减轻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热敷后若疼痛加重或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2、调整饮食 盲肠疼痛期间应选择低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高脂及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若怀疑阑尾炎发作,需禁食禁水并及时就医。慢性盲肠区不适者可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或发酵食品,帮助调节肠道菌群。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盲肠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肠痉挛可选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平滑肌痉挛,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功能。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仅建议在明确诊断后短期使用。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尤其阑尾炎患者需避免使用强效镇痛药。 4、按摩 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蠕动,缓解功能性盲肠疼痛。取仰卧位屈膝,用掌心以脐部为中心向外周螺旋式按摩,力度以不引起疼痛加重为度,每次10-15分钟。伴有明显压痛、反跳痛或肌紧张时禁止按摩。可配合按压足三里穴位,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用拇指按压至有酸胀感,每次1-2分钟。 5、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导致的盲肠疼痛通常需要阑尾切除术,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肠梗阻患者根据病情可能需进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肠造瘘术。术后需禁食至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慢性盲肠疼痛反复发作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手术探查明确病因。所有手术方案需由外科医生评估后决定。 盲肠疼痛缓解期间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加重、发热超过38摄氏度、呕吐无法进食或便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肠道蠕动。长期反复疼痛者建议完善肠镜、CT等检查排除克罗恩病、肠结核等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