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我院杨渝平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

时间:2014-09-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29日,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落下帷幕。经过两天激烈角逐,我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杨渝平副主任医师通过精彩的教学演示、生动的语言表达和良好的现场互动,荣获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一等奖第一名。

  两年一届的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主办,是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类最高级别赛事。本届赛事由湖北省教育工会、华中农业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83所高校的96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三个组别进行比赛。

  本次竞赛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竞赛内容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三者权重分别为15%、80%、5%。相比于以往的教学比赛,此次竞赛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要求更高、更全面,选手需要准备涵盖本门课程2/3以上内容的20个教学节段,每个节段20分钟,比赛教学内容由选手于赛前一小时现场抽签决定。这样的竞赛方式是对青年教师整体教学基本功、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的综合考核。本次竞赛中,杨渝平老师抽中参赛的教学节段为《骨折的手术治疗》。

  杨渝平老师在本届赛事中以扎实的专业功底、精心的赛前准备和良好的现场发挥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业务精湛、积极进取和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同时,杨渝平老师能够取得如此佳绩,也反映了我院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赛前,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为杨渝平老师解决了许多参赛准备和临床工作的实际困难。此后,在院工会、教育处、运动医学研究所和骨科等部门以及许多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杨渝平老师顺利完成了赛前准备工作,以良好的状态参加了本次竞赛并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竞赛后举行的庆祝教师节暨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表彰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江广平,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万明东,教育部、湖北省相关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发来书面讲话。

  江广平指出,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开展群众性教学竞赛活动既是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激发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改革主力军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系统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切入点。

  刘利民在书面讲话中提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对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意义重大,要不断创新竞赛活动组织方式和方法,努力办出特色、形成品牌。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2014年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会

9月11日下午,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我院召开2014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大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我院院长乔杰,副院长刘晓光、高炜,纪委书记刘东明等出席,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管理委员会委员、招生工作组专家、医院教学评估专家、各科室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班主任、教育处工作人员、获表彰的教师等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处处长曾辉主持。 乔杰院长首先致辞。乔院长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祝医院所有教师节日快乐,并对教师们为医院人才培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乔院长从今年北医迎新会谈到了到自己刚入医学院时的情景,联想到自己学习工作中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她说朴实的行为承载着“厚道”的精神,从学生成长为教师,我们要继续传承。她通过运动医学科杨渝平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集体和个人付出与收获为例,指出北医三院精神正是融化在类似的一件件事情中。同时,乔院长也强调了住院医师基地培养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学是医院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是有大家的无私奉献,三院才取得今天的好成绩。 随后,进行了教师节表彰及颁奖典礼。高炜副院长宣读了各类获表彰人员名单,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获奖集体和教师颁奖。 接着,毛节明教授作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问题及建议”的报告,获得“201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团队奖”的骨科副主任宋纯理作了“培养优秀人才 建设一流学科”报告。毛节明教授通过分析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在住院医师培养方面,老师要带好作风,认真负责,以身作则,注意细节;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抓好各级查房同,使学生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要关心住院医师的成长。宋纯理介绍了骨科在医师培养中的经验和做法。 王宪副主任作总结发言。她肯定了此次颁奖、邀请老专家分析问题、优秀科室介绍经验相结合的会议形式,肯定了我院在教学工作中踏实的作风及取得的成绩。她说,医疗、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北医三院多年来重视质量监督,重视转科学生的细节教育,难能可贵,相信这些做法会给北医的教育和三院发展带来很好的效果。王宪还就北医五年教改及北大教学政策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她代表医学部领导感谢我院老师发扬北医“严谨、求实、厚道”的传统,把学生们培养成优秀的医疗人才。 附:北医三院2014年教师节表彰院内获奖名单 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度教学优秀科室 一等奖:心血管内科 二等奖:运动医学研究所、普通外科、骨科 三等奖:放射科、消化科、妇产科、麻醉科、呼吸科 二、北医三院2014年度青年教师授课比赛 一等奖:盖晓燕(呼吸内科) 二等奖:杜兰芳(急诊科)、张娟(儿科) 三等奖:胡凯(血液内科)、吴奉梁(骨科)、李磊(普通外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