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中央医院

腹腔镜技术再迈新台阶

时间:2013-10-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腹腔镜外科技术在上世纪末获得了新的生机,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二十世纪医学科学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在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组织器官功能和最大程度地减小创伤成为现实。

  腹腔镜做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凭借此技术,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很小的切口完成大多数疾病的手术切除。较传统开放手术而言,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可以早期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外科医生通过4至5个小切口(每个约0.5~1.5cm)在监视器显示的放大的内脏器官的帮助下完成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及患者所接受。

  近些年来,在焦煤中央医院普外一科裴明祥主任的带领下,在微创医疗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焦煤中央医院普外一科微创团队,在成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等基础上,又实施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获圆满成功,目前部分病人已痊愈出院。

  半月前,一患者 毋某 86岁 因反复便血半年入院 电子肠镜提示:距肛门3-8cm见半环状菜花状肿物,病理示:腺癌。经全科医务人员术前讨论后,裴主任考虑患者高龄,为了减少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决定再次采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中采用腹壁约1.5cm、0.5cm切口共5个,在腹腔镜下完成肿瘤分离、淋巴结清扫、肿瘤切除。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患者能扶行下床活动,疼痛感轻微,术后第三天肠功能恢复,无并发症发生。目前患者处在康复之中。

  相信这些先进技术的开展,一方面,使这类病人在彻底治疗原有疾病的同时,将使手术给身体带来的创伤降低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也为部分因身体条件较差,无法承受创伤较大传统手术,因而得不到合理治疗的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进而得以合理治疗。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当今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焦煤中央医院普外一科全体医务人员齐心协力,积极开展新技术、发展新业务,努力将微创手术技术推向发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术后次日能下床活动,一周后可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2、具有美容的效果。传统手术疤痕较长,腹腔镜手术切口隐蔽,不留明显疤痕,局部美观。

  3、腹腔镜摄像头的放大作用,可以更清楚显示体内组织的细微结构,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视野更开阔、清晰,因此手术更加准确、精细,有效避免了手术部位以外脏器受到不必要的干扰,且术中出血少,手术更安全。

  4、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一般病人术后不需用止痛药,创口仅用创可贴即可,不需拆线。

  5、生活质量高。术后早期即可随意翻身、活动,肠功能恢复快,大大减少了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医院动态

更多 >

焦煤中央医院成功独立开展急诊PCI术

日前,中央医院心内科成功独立运用急诊PCI术救治了一位心肌梗塞患者,目前,该患者已经顺利康复出院。 急诊PCI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首先在心脏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找出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植入支架,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心肌得以及早的再灌注和功能恢复。可以说,急诊PCI术为挽救急性心梗垂危的生命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一条绿色通道。 我院抢救的患者为焦作市民刘女士,6月23日早晨8点多,刘女士被家人送到了我院心内一区,“患者当时呻吟不止,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心内科主任周俐回忆说。经检查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发病时间不超过12小时,且胸痛症状明显,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幅度大,具有急诊PCI指征,运用急诊PCI术可以更好地提升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周俐说。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之后,周俐和医务人员一起对患者进行急诊PCI术,手术完成的很顺利。 据了解,治疗心肌梗死最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溶栓,但药物溶栓容易导致相关心肌细胞坏死,会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我院成功开展的急诊PCI术可以相对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充分体现了我院整体技术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