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中央医院

腹腔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时间:2014-04-2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20-50岁,女性稍多。一般认为本病是由于食管肌层内神经节的变性、减少或缺如,食管失去正常的推动力,食管下段括约肌和贲门不能松弛,导致食物滞留于食管内。久之食管扩张、肥厚、伸长、屈曲、失去肌张力。食物瘀滞,慢性刺激食管粘膜,至充血、发炎,甚至发生溃疡。时间久后,少数病人可发生癌变。

  贲门失弛缓症主要表现为:进食时咽下困难、胸骨后沉重感或者阻塞感。多数病人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贲门失弛缓症主要通过食管上消化道钡造影以及食管纤维镜确诊,典型的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钡餐造影表现为食管下段及贲门部呈鸟嘴状改变,上端食管明显扩张。治疗方法上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吃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包括食管扩张等。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经腹或经左胸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heller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创伤大,病人痛苦,恢复慢,住院时间长。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使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成为首选;腹腔镜下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优点。

  典型病例:刘某,男,45岁。以“进食后腹胀,诱导呕吐后缓解两年”为主诉收住普外一区。通过胃镜及上消化道照影检查均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经过全面分析与评估,决定对病人实施全麻下腹腔镜下手术。先建立气腹,超声刀游离食管下段,电刀切开食管下段肌层达贲门,游离食管粘膜近一半周径;术中经过胃管注入空气,可以在镜下看到食管粘膜自食管下段贲门切口处膨出。术毕,手术仅仅历时30分钟,没有出血;术后第二天进食,第五天出院,完全康复。

  腹腔镜下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是在腹腔镜技术条件支持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一种新型的手术途径,必将成为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医院动态

更多 >

焦煤中央医院成功独立开展急诊PCI术

日前,中央医院心内科成功独立运用急诊PCI术救治了一位心肌梗塞患者,目前,该患者已经顺利康复出院。 急诊PCI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首先在心脏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找出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植入支架,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心肌得以及早的再灌注和功能恢复。可以说,急诊PCI术为挽救急性心梗垂危的生命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一条绿色通道。 我院抢救的患者为焦作市民刘女士,6月23日早晨8点多,刘女士被家人送到了我院心内一区,“患者当时呻吟不止,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心内科主任周俐回忆说。经检查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发病时间不超过12小时,且胸痛症状明显,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幅度大,具有急诊PCI指征,运用急诊PCI术可以更好地提升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周俐说。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之后,周俐和医务人员一起对患者进行急诊PCI术,手术完成的很顺利。 据了解,治疗心肌梗死最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溶栓,但药物溶栓容易导致相关心肌细胞坏死,会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我院成功开展的急诊PCI术可以相对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充分体现了我院整体技术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