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中央医院

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神经外科手术取得成功

时间:2014-02-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患者,郝素英,女,75岁,以“上唇左侧间断性放电样疼痛一月余”主诉入院,一月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上唇左侧疼痛,疼痛呈间断性、放电样,骤起骤停,洗脸刷牙吃饭均可诱发,痛不欲生,经口服卡马西平、针灸理疗均无效果,且越来越重。口服华法令数十年。入院后查体:扳机点在上唇左侧,三叉神经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示: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压迫三叉神经出脑干区,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但心功能尚可,心电图示:房颤,肺功能检测示:正常。请心内科、呼吸科、血液科及麻醉科会诊评估:患者可以手术,但有一定风险。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手术,随在华法令停用7天,血凝四项检查正常的情况下,在全麻下行“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2天切口拆线,痊愈出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焦煤中央医院成功独立开展急诊PCI术

日前,中央医院心内科成功独立运用急诊PCI术救治了一位心肌梗塞患者,目前,该患者已经顺利康复出院。 急诊PCI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首先在心脏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找出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植入支架,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心肌得以及早的再灌注和功能恢复。可以说,急诊PCI术为挽救急性心梗垂危的生命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了一条绿色通道。 我院抢救的患者为焦作市民刘女士,6月23日早晨8点多,刘女士被家人送到了我院心内一区,“患者当时呻吟不止,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心内科主任周俐回忆说。经检查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发病时间不超过12小时,且胸痛症状明显,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幅度大,具有急诊PCI指征,运用急诊PCI术可以更好地提升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周俐说。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之后,周俐和医务人员一起对患者进行急诊PCI术,手术完成的很顺利。 据了解,治疗心肌梗死最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溶栓,但药物溶栓容易导致相关心肌细胞坏死,会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我院成功开展的急诊PCI术可以相对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充分体现了我院整体技术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开颅手术后出现抽搐怎么办
申杰
回答: 开颅手术后出现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开颅手术后抽搐可能与脑水肿、术后感染、电解质紊乱、脑血管痉挛、癫痫发作等因素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颅手术后出现抽搐时需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可松开衣领和腰带,确保呼吸通畅。抽搐发作时不要强行按压肢体,避免造成骨折或肌肉拉伤。若患者意识不清,应暂时禁食禁水,待医生评估后再决定后续处理。 2、避免刺激 抽搐发作时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避免摇晃或大声呼叫患者,防止加重神经兴奋性。术后病房需保持适宜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湿度维持在50%-60%。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刺激。 3、抗癫痫药物 对于术后癫痫发作,医生可能开具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卡马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这些药物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或抑制异常放电控制发作。使用前需评估肝肾功能,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以免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4、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抽搐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脑水肿引起的抽搐可能伴随颅内压升高,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缺氧导致的抽搐常伴有血氧下降。护理人员需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发作形式和伴随症状,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5、及时就医 若抽搐持续超过5分钟、反复发作或伴随高热、意识障碍,需立即联系医疗团队。医生可能进行头颅CT复查排除颅内出血,或调整脱水剂用量控制脑水肿。对于感染引起的抽搐,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严重脑血管痉挛可能需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 开颅手术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诱发抽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瘦肉,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脑电图。家属需学习急救措施,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不可擅自处理。遵医嘱逐步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重建。 申杰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