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遗传性乳腺癌

时间:2014-04-0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 遗传性乳腺癌的概念、特点分类:

  首先说明两个概念,家族性乳腺癌与遗传性乳腺癌。家族性乳腺癌是指某些有家族聚集倾向的乳腺癌,不一定有遗传性。遗传性乳腺癌指患者的乳腺癌相关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并且,这种改变获得了传递给后代的能力。

  这两个概念的范围大小呢?家族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20%-25%,其中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可见遗传性乳腺癌是家族性乳腺癌的一部分。下面重点介绍遗传性乳腺癌。

  为使各位尊敬的读者加深对遗传性乳腺癌的认识,先简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

  1. 发病年龄早,占30岁乳腺癌的25%~35%。

  2. 双侧乳腺患乳腺癌的比例高

  3. 伴发其他恶性肿瘤的比例高。

  4. 遗传性乳腺癌与明确的基因突变有关。其中最多见的是BRCA-1,BRCA-2相关性乳腺癌。这里的BRCA-1,BRCA-2指的是两条基因。

  5. 其它的遗传性乳腺癌综合征包括:Li-Fraumeni综合征,Cowden's综合征, 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征(AT)等。

  下面从BRCA-1,BRCA-2相关性乳腺癌和遗传性乳腺癌综合征两方面分别叙述遗传性乳腺癌。

  2. BRCA-1和BRCA-2突变相关性乳腺癌;

  请别忘记BRCA-1,BRCA-2指的是两条基因,先简述着两条基因的发现史。1992年Hall等人发现17号染色体长臂与家族性的乳腺癌和卵巢癌有很大的相关性,1994年Miki等人在此位置上鉴定了BRCA-1基因,1995年Wooster等人又发现了第二个与乳腺癌高度相关的基因BRCA-2,位于13号染色体上。在年龄小于45岁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的突变高达70%。在乳腺癌和卵巢癌高危家庭中,有10%-20%的成员有BRCA-2突变。这些发现将为癌症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新的策略。

  但困难的事,虽然对于BRCA-1,BRCA-2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因两基因的突变有很多种类,且突变的位点遍布整条基因。找不到固定突变的“热点”,这为普查带来很大困难。这也是当前不能开展遗传性乳腺癌普查的原因。

  BRCA-1,BRCA-2都是抑癌基因, BRCA-1和BRCA-2所编码的蛋白质分别是BRCA-1蛋白,BRCA-2蛋白,这两个蛋白与双链DNA损伤修复有关,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BRCA蛋白都能参与DNA损伤的修复。BRCA-1,BRCA-2突变后,这种修复功能受限,DNA损伤的修复功能下降,可致乳腺癌。

  3. 遗传性乳腺癌综合征及其易感基因

  3.1. Li-Fraumeni综合征

  一半以上的Li-Fraumeni综合征家族携带有p53基因突变。此类患者经常发生软组织肉瘤、骨肉瘤、乳腺癌、脑肿瘤、白血病和肾上腺皮质肿瘤,少数有肺癌、前列腺癌及恶性黑色素瘤。p53基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乳腺癌易感基因。

  3.2. Cowden's综合征

  包括与乳腺癌伴发的多发性错构瘤、口腔乳头瘤病、肢端角化症、甲状腺腺瘤和胃肠道息肉。已知PTEN基因是 Cowden's综合征的易感基因。

  1.3. 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征(AT)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纯合子易患非何杰金淋巴瘤和乳腺癌,有报道称杂合体携带者较普通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大5倍。

  4. 普查(定期检查)

  普查是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基础。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有遗传性乳腺癌的可能)高危妇女尤为重要。常用的普查方法有乳腺自我检查、临床乳腺检查和B超、钼靶摄片等。建议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有遗传性乳腺癌的可能)高危妇女应定期(3-6月)到医院复查。

  5.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性乳腺切除和口服三苯氧胺(他莫昔芬)等。

  6.问题与展望

  许多遗传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的发现毫无疑问地是一个巨大贡献。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疾病的理解进入到分子水平。它将最终改变那些有遗传性乳腺癌可能的妇女的诊断和治疗。人们将不是在疾病发生时而是在疾病发生前采取干预措施。但达到这些理想目标仍有诸多困难。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基因等技术逐步应用于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市肿瘤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近期专家停诊信息大肠外科:彭俊杰 2015-12-23至2015-12-23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08至2016-01-08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15至2016-01-15 专家停诊放射治疗科:俞晓立 2016-01-20至2016-01-20 专家停诊核医学科:胡四龙 2015-12-18至2015-12-18 专家停诊乳腺外科:余科达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头颈外科:王玉龙 2015-12-21至2015-12-21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4至2015-12-24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9至2015-12-29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31至2015-12-31 专家停诊肿瘤妇科:汤洁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长期专家停诊信息放射诊断科:许玲辉 2015-07-29起长期停诊放射治疗科:钱浩 2015-01-26起专家门诊暂停放射治疗科:吴永如 2014-08-26起长期停诊妇科:黄妍 2014-08-01起长期停诊乳腺外科:狄根红 2015年8月10日起专家长期停诊,由沈镇宙替诊头颈外科:吴毅 2015-04-28起专家门诊停诊肿瘤内科:何桂芬 2015-11-04至2015-12-31专家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病毒性咳嗽能自愈吗
何洁
回答: 病毒性咳嗽通常可以自愈,但具体恢复情况与病毒类型、患者免疫力等因素有关。病毒性咳嗽主要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普通感冒、流感等疾病,多数患者通过充分休息、适量饮水等措施可在1-2周内缓解。若咳嗽持续加重或伴随高热、胸痛等症状,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病毒性咳嗽的自愈机制主要依赖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当病毒侵入呼吸道黏膜时,免疫细胞会启动防御反应,通过分泌抗体和炎症介质抑制病毒复制。这一过程可能伴随咳嗽、咳痰等症状,属于正常的生理性清除反应。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吸入,适当饮用温蜂蜜水有助于缓解咽喉刺激。咳嗽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声带过度使用,多数轻症患者无需特殊药物治疗。 部分病毒性咳嗽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咳嗽或继发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出现症状迁延,咳嗽超过3周未缓解需警惕支原体感染、百日咳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若咳出黄绿色脓痰、出现呼吸急促或血氧饱和度下降,可能提示肺炎等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基础疾病患者病毒性咳嗽后易诱发急性加重,此类人群建议早期医疗干预。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镇咳药物,或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病毒性咳嗽期间应每日监测体温和症状变化,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代谢。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呼吸道。如出现咳血、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等危重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逐步进行深呼吸训练帮助肺功能康复,但应避免过早重返人群密集场所以防交叉感染。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