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大肠外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08年1月在腹部外科基础上正式成立大肠外科。大肠外科成立之初便秉承以规范外科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同时综合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内镜、影像、病理诊断等多学科团队的临床资源,旨在为大肠癌病人提供规范、合理、科学、最佳的综合治疗。目前科室开放病床60张,每年开展大肠癌手术约1600余例,术后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高达75%,治疗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大肠外科是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大肠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蔡三军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和大肠癌多学科协作组首席专家。目前大肠癌诊治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多学科诊疗团队模式,开设了大肠癌多学科联合门诊,制定并每年更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诊治指南,依托我院实力雄厚的放化疗、病理等优势学科力量,对每一例大肠癌患者均能依据分期、肿瘤生物学特性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外科治疗方面,强调无瘤、无血、无菌、微创的精准外科治疗,积极开展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超低位保肛手术、良性或早期恶性直肠肿瘤经肛门微创切除术等技术,同时开展和牵头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遗传性大肠癌、复发和转移大肠癌诊疗方面居于国际前沿水平,在肠造口康复治疗及社区肿瘤防治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生14名,其中正高2名,副高6名,中级3名,住院医师3名,科研副教授1名。科室主任蔡三军教授是我国著名大肠癌专家,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常委、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CSCO科研基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中国胃肠肿瘤管理项目副组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美国临床肿瘤指南(NCCN)中国版专家委员会委员、NCCN大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执笔人,复旦-法国梅理埃联合实验室大肠癌项目负责人等多个学术职务。在他的带领下,科室成立4年来在科研和学术建设上成绩卓著,目前已获得985、863、211及卫生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对外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800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多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余篇,国内论文40余篇。编写专著2部,申请专利一项。

目前科室与国际著名大肠癌诊治中心包括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多次接待国内外同行来科学习交流,主办中美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论坛、中日韩大肠癌学术研讨会、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大肠癌高级研讨班,有力提升了我国大肠癌在国际上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市肿瘤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近期专家停诊信息大肠外科:彭俊杰 2015-12-23至2015-12-23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08至2016-01-08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15至2016-01-15 专家停诊放射治疗科:俞晓立 2016-01-20至2016-01-20 专家停诊核医学科:胡四龙 2015-12-18至2015-12-18 专家停诊乳腺外科:余科达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头颈外科:王玉龙 2015-12-21至2015-12-21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4至2015-12-24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9至2015-12-29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31至2015-12-31 专家停诊肿瘤妇科:汤洁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长期专家停诊信息放射诊断科:许玲辉 2015-07-29起长期停诊放射治疗科:钱浩 2015-01-26起专家门诊暂停放射治疗科:吴永如 2014-08-26起长期停诊妇科:黄妍 2014-08-01起长期停诊乳腺外科:狄根红 2015年8月10日起专家长期停诊,由沈镇宙替诊头颈外科:吴毅 2015-04-28起专家门诊停诊肿瘤内科:何桂芬 2015-11-04至2015-12-31专家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