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介入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介入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是现代医学理论及临床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原理是依托现代化医学影像设备,采用多种微创技术经过多种途径对人体深部病变进行治疗,这一治疗手段又称“介入治疗”。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射科介入病房于2005年正式设立,目前拥有独立的介入病房、介入手术室、介入门诊和介入培训基地,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初具规模的肿瘤综合性介入诊疗中心。现有医护专业技术人员二十余人,其中医师系列正高职称1名,副高1名,中级2名、初级2名,在读研究生2名。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平板DSA设备2台,超声多普勒超声1台,射频消融设备2台。现实际展开病床数28张,病人年收容量近1,000人次,年手术量2,000余台次,年门诊量4,000余人次,年门诊穿刺活检约2,500人次。主要开展实体瘤及其相关严重合并症的综合介入治疗,其中肺转移瘤射频消融术、身体各部的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目前形成了以各系统良恶性肿瘤介入诊疗为特色的,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肿瘤综合性介入诊疗中心,慕名前来就诊的各地患者络绎不绝。围绕介入放射学现已开展多项相关的科研项目,近5年来已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的资助,总经费200余万元,在可降解血管植入性材料、肿瘤基因治疗等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申请发明专利7项,年均发表论文5篇,参编专著多部。

特色治疗

1.肝癌、胃癌、食道癌、肺癌、盆腔肿瘤等恶性肿瘤的综合介入治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等。

2.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等良性肿瘤的栓塞治疗。

3.非血管性管腔狭窄或梗阻性病变(食道、胃肠道及胆道等)的成形术及内支架治疗。

4.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综合介入治疗,包括部分性脾栓塞术及食道胃底静脉断流术。

5.骨转移瘤的介入治疗(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注射术)。

6. CT引导下各部位病灶穿刺活检术。胸腔镜下肺内小结节切除术的术前肺内小结节定位术。

7. DSA引导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市肿瘤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近期专家停诊信息大肠外科:彭俊杰 2015-12-23至2015-12-23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08至2016-01-08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15至2016-01-15 专家停诊放射治疗科:俞晓立 2016-01-20至2016-01-20 专家停诊核医学科:胡四龙 2015-12-18至2015-12-18 专家停诊乳腺外科:余科达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头颈外科:王玉龙 2015-12-21至2015-12-21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4至2015-12-24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9至2015-12-29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31至2015-12-31 专家停诊肿瘤妇科:汤洁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长期专家停诊信息放射诊断科:许玲辉 2015-07-29起长期停诊放射治疗科:钱浩 2015-01-26起专家门诊暂停放射治疗科:吴永如 2014-08-26起长期停诊妇科:黄妍 2014-08-01起长期停诊乳腺外科:狄根红 2015年8月10日起专家长期停诊,由沈镇宙替诊头颈外科:吴毅 2015-04-28起专家门诊停诊肿瘤内科:何桂芬 2015-11-04至2015-12-31专家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