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核医学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海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组建于60年代,历任主任有叶传扬.郑惠黎,蒋长英等,开展放射性核素显像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蒋长英教授的领导下90年代开始了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在控制骨转移性病变.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完成了131碘-人鼠嵌合抗体1.2期临床试验和99Tc-MDP骨转移性肿瘤治疗的二期临床试验。现任主任章英剑在探索新的甲状腺髓样癌诊断和治疗方法中,利用肾显像药物成功改制成新型肿瘤显像剂99mTc(V)-DMSA,并 自行.独立完成了186Re(V)-DMSA的制备及其生物分布研究,对晚期患者进行治疗探索。

海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目前参与的研究有甲状腺髓样癌RET原癌基因的临床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同步辐射医学成像实验,恶性软组织肿瘤双核素诊断技术研究,肿瘤活性定位.99mTc-MIBI多药耐药分析.99mTc-HL91 乏氧显像,乳腺癌,宫颈癌和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显像研究。

上海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拥有的核医学影像设备有美国和以色列产SPECT各一台,分别为GE Millennium VG HAWKEYE 和Elscint APEX 409AG,前者具有正电子断层(PET)和CT定位图像融合功能,并能进行超高能双核素探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设备有BECKMAN 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DPC IMMULITE酶放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Roche ECL2010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PR2100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和SN682B全自动γ计数仪各1台。另有Capintec CRC-15R放射性活度仪.Surveyor2000表面αβγ测量仪及低温离心机低温冰箱,HPLC等放化实验基本仪器.超净台,放射性防护层流实验室等。开展18FDG.67Ga.99mTc-MIBI.99mTc(V)-DMSA和131I-MIBG等各种肿瘤显像,99mTc-SC前哨淋巴结探测,全身骨骼,肝血池和甲状腺等多种脏器显像,肾图肾功能和心功能EF值分析等核医学影像与功能诊断。开展各种肿瘤标志物包括多种激素如AFP.CEA.CA125.CA199.CA153.CA242.CA50.SYFRA21-1.NSE.FT3.FT4.TSH.TPOA.CT.PTH.T.E2等的体外免疫分析。开展153Sm-EDTMP ,89SrCl.99Tc-MDP骨转移性肿瘤,131I甲状腺分化癌,32P胶体恶性胸腹水等的治疗。

上海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目前现有医学,放射医学,影像医学等专业医师7人,其中荣誉教授,主任医师各1名,付主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具硕士学位者2人,全国和上海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各1人。另有高级工程师.主管技师各1人,技师4人,护师2人。年门诊量720人次,治疗455人次;显像3625人次;体外检测66886人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上海市肿瘤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近期专家停诊信息大肠外科:彭俊杰 2015-12-23至2015-12-23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08至2016-01-08 专家停诊放射诊断科:刘权 2016-01-15至2016-01-15 专家停诊放射治疗科:俞晓立 2016-01-20至2016-01-20 专家停诊核医学科:胡四龙 2015-12-18至2015-12-18 专家停诊乳腺外科:余科达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头颈外科:王玉龙 2015-12-21至2015-12-21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4至2015-12-24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29至2015-12-29 专家停诊中西医结合科:程琳 2015-12-31至2015-12-31 专家停诊肿瘤妇科:汤洁 2015-12-22至2015-12-22 专家停诊长期专家停诊信息放射诊断科:许玲辉 2015-07-29起长期停诊放射治疗科:钱浩 2015-01-26起专家门诊暂停放射治疗科:吴永如 2014-08-26起长期停诊妇科:黄妍 2014-08-01起长期停诊乳腺外科:狄根红 2015年8月10日起专家长期停诊,由沈镇宙替诊头颈外科:吴毅 2015-04-28起专家门诊停诊肿瘤内科:何桂芬 2015-11-04至2015-12-31专家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是什么
顾倩
回答: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主要有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辅助器具使用等。小儿脑瘫通常由产前感染、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黄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小儿脑瘫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方式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儿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作业疗法侧重于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书写等。语言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儿,通过发音练习和语言理解训练改善沟通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需配合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小儿脑瘫伴随的症状,如肌张力增高、癫痫等。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肌松药,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对于合并癫痫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可能有助于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需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常见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术、骨关节矫形术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通过切断部分神经根降低肌张力,改善痉挛状态。肌腱延长术可纠正关节畸形,提高运动功能。骨关节矫形术用于矫正严重的骨骼畸形。手术需由专业团队评估,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家长需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可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头针疗法刺激头部特定穴位,可能促进脑功能恢复。体针疗法通过针刺肢体穴位改善运动功能。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益髓为原则,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反应。 5、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可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功能,包括矫形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踝足矫形器可矫正足下垂,改善步态。手部矫形器帮助保持功能位,便于进行日常活动。站立架辅助无法独站的患儿进行站立训练,预防骨质疏松。助行器如步行架、拐杖等帮助移动。辅助器具需根据患儿情况个性化配置,家长需定期检查器具适配性。 小儿脑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早期干预效果较好。家长保持耐心,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水疗、马术治疗等趣味性康复活动。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儿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康复环境。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