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大医院

疏通PICC导管堵塞3例

时间:2012-08-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PICC技术自90年代引进我国,已经在全国各大医院临床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1月,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科率先在本科独立完成应用,填补了晋城市的技术空白。但在此项操作中,经常有报道导管堵塞的病例,如导管异位、堵塞、感染、导管完整性受损、静脉炎等,导致病人不能完成治疗周期而拔管。据统计,近3年来,导管堵塞发生率为10%以上。需要重新置管的病人,经济、身体和心理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PICC导管置入是否成功,考量的不仅是能否“埋入”,而且还要保持导管通畅至用药完毕,才能达到置管的作用,所以,导管的日常维护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此,我们通过查阅借鉴国内医院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我科护理中的经验教训,使我科导管维护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院置管堵塞发生率仅为5%(已疏通),远低于有关报道。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为3例导管堵塞的病人疏通导管,其中一例外院置管病人23天未冲管导致堵塞,当病人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来找我们时,这么长时间的导管堵塞我们还没有遇到过,根据以往的经验,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导管终于再通了,这时候病人和家属都非常感激,医护人员也从患者的表情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白衣战士的成就感和快乐。这一成绩,不仅降低了安全风险,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同时也预示着我们的导管维护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消化血液科 郭文霞

医院动态

更多 >

总医院参加晋城市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8月14日上午,总医院参加晋城市危化品运输车辆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此次演练共有晋城市10家单位、150余人及26辆各式应急救援用车参加。山西省考评组、省公安厅交管局李新生副局长,省检察院张奋涛主任,晋城市副市长王树新、晋城市政府应急办主任王宏徽及省、市公安、消防、卫生、环保、运管、安监、公路系统相关领导参观演练。 演练场景模拟在隧道入口处发生塌方,客车、危化品运输车和大货车连续发生追尾事故,致使客车乘客无法逃脱。在公安、消防部门完成伤员转移后,总医院派出的两支医疗救援小分队最先进入演练现场。搬运伤员、建立静脉通道、固定包扎止血……医护人员有条不紊的完成了院前急救措施,按照“从重到轻”的原则,迅速将3名重伤员和5名轻伤员转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反应快速、操作熟练、配合默契,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作为国家矿山医疗救援中心,近年来总医院不断完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形成了反应快速、组织有序、技术专业的应急医疗救援队伍。不仅保障了晋煤集团工伤急救任务的圆满完成,还参与了晋城市及周边地区几乎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