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胸科医院

我院举行微电影《舌尖上的医生》首映仪式

时间:2014-08-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经过近半个月的紧张策划及拍摄,由我院自主创作、拍摄、剪辑,医护人员本色出演的视频短片《舌尖上的医生》正式上线,这是继我院近年来创作拍摄“三部曲”《江南style》、《陈欧体—我为生命代言》、《关爱先心病患儿—中国爱心快闪》之后又一体现医疗行业文化的影视力作。6月23日上午,《舌尖上的医生》首映仪式暨省胸科医院媒体交流座谈会在胸外科大楼2楼会议室举办。我院党委书记雷新强,工会主席魏翔出席了此次座谈会并讲话,参加拍摄的科室有关工作人员及演员代表和来自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郑州晚报、腾讯网、大河网等全省近30家媒体记者进行了交流。

  雷新强在座谈会上指出,医院文化体制建设与硬件设施建设一样,是新时期医院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及时了解社会关注热点话题,结合时尚元素积极策划与医疗行业相关的正能量内容,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剪辑拍摄精致考究的影片画面等方式体现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新方向,展现医院医护人员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了解医疗卫生行业的新渠道。

  医护人员代表在座谈会发言时说,大家平时一直都在病房忙碌,从来没想过自己也会成为“演员”,而且演的就是自己,记录的就是自己的生活。之前全院参与拍摄的“三部曲”就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家纷纷在影片里寻找自己和同事,也乐于把这些精美画面通过网络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它们越传越广,成为我院的一张新名片。现在这部《舌尖上的医生》,正是体现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写照,大家看了都很有感触,希望看到这部片子的人再多一点,让理解我们的人再多一点。

  (宣传科)

医院动态

更多 >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打造便民惠民工程

为进一步巩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果,提高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提高社会公众安全用药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根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2014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豫卫药政[2014]2号),我院在2014年7月组织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月”活动。活动以“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为主题,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倡导优先选择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患者越来越重视药物使用的主动权。但是公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用药观念和错误认识容易使基本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存在困难。一些人认为基本药物是廉价的、过时的、疗效差的药物,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也说明人们不清楚什么是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是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其基本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过程严格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疾病谱,突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保持合理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充分兼顾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疾病保障、中西医临床路径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等相关政策要求,促进医保、医药、医疗互联互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确保基本药物安全可及,逐步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实行动态调整管理,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目前,我国实施的是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录分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三个部分,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目录中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数量与世界卫生组织现行推荐的基本药物数量相近,并坚持中西药并重。另一方面,与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套发行的《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行基本药物理念所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文件,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载体。这些材料的推广使用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指导临床科学诊疗、合理用药,规范处方行为。总之,我国的基本药物是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遴选出来的,既与我国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相适应,也符合我国疾病谱的特点,能够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预防、治疗的需求。 患者使用基本药物,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节省费用。基本药物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能够明显降低群众负担。二是用药合理。国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确定合理比例,国家通过印发相关资料,以规范医生的处方,避免过度用药。三是安全有效。基本药物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证明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抽验,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更安全。四是方便可及。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能获得,使用方便。而且凡是纳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范围的药物,因病情需要使用且符合医保相关报销规定的,均能得到规定比例的报销。 我院结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展情况,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采用悬挂条幅、电子屏显示、制作板报、发放宣传单、简报以及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工作。此外,我院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专题培训,帮助医务人员尽快熟练掌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制度。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工作,我院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接受并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药物的科学、安全、合理、优先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药剂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妊娠期高血压怎么调理
高云
回答: 妊娠期高血压可通过饮食调节、适度运动、血压监测、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调理。妊娠期高血压可能与遗传因素、血管内皮损伤、营养失衡、胎盘功能异常、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饮食调节 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升高,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等,有助于钠的排出。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避免高脂肪饮食。限制咖啡因摄入,每日咖啡不超过200毫克。 2、适度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时注意监测心率,避免超过140次/分。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采用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和放松,出现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 3、血压监测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固定时间及体位。家庭自测血压需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发现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需及时就医。定期进行尿蛋白检测及胎儿监护,评估病情进展。 4、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禁止自行调整剂量。重度子痫前期需住院治疗,可能使用硫酸镁注射液预防抽搐。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胎儿致畸药物。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胎儿状况。 5、心理疏导 妊娠期焦虑可能加重血压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疾病管理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施加精神压力。严重焦虑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但禁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休30分钟。穿着宽松衣物,避免穿过紧袜裤影响血液循环。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夏季避免中暑。定期产检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子痫前期症状立即急诊。分娩后仍需继续血压监测,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高血压。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