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中医院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时间:2012-06-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一般是病情极其危重,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气管切开患者感染出现时间高峰在气管切开后第3-7天,预防重在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加强营养支持等。

  护理措施

  1. 在气管切开前要对家属讲明气管切开的必要性、安全性、重要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2. 全面监护:气管切开患者特别是昏迷患者,首先要实施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并勤于观察患者口唇、面色、神志、瞳孔变化、保持尿管、引流管通畅,注意患者的体位,保持头、颈、胸、气管套管在一条线上,更换体位时要同时转动。

  3. 加强呼吸道管理:湿化、有效排痰,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湿润,减少探视人员,保持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18℃~20℃,相对湿度60%~70%。

  常采用的湿化方法:间歇湿化法,间断使用超声波雾化器做湿化,4~6次/d,15 min~20min/次;持续湿化法,以微调输液器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4滴~6滴/min,24 h≥200 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化痰药物。套管口应用双层湿纱布覆盖,以套管口纱布湿润,切口敷料干燥,痰液稀薄,无呛咳现象且呼吸平稳为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给患者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有效吸痰。

  吸痰方法:(1)痰液过多时,应从上往下吸引。(2)痰液深时,应从深处捻转抽出。(3)严禁提拉或加压式操作,以免损伤气管粘膜。(4)痰液少而深时应雾化、翻身拍背后再吸痰。(5)每次吸痰时间应<15 s,间隔时间应>5min,并遵循无菌吸痰的原则。

  4.套管护理:谨防气管脱出、阻塞 :固定套管的系带打死结,根据患者颈部肿胀及消退情况随时调整松紧度,避免过松或过紧,系带每日更换一次,发现被痰液渗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金属套管应每12 h取出清洁煮沸消毒1次,取放内套管之前均将气管内痰液吸净;保持气管切口纱布清洁干燥,每日更换2次,若有痰液污染,及时更换;注意切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皮下气肿及血肿,如发现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应立即通知医生将气管套管取出检查。

  5. 拔气管套管前后护理:拔气管套管前,患者意识恢复,堵管24 h患者无呼吸困难,无缺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心率、血压均平稳,咳痰有力者可拔管。拔管前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拔管后用无菌纱布严密固定,禁食4小时,并嘱患者家属咳嗽时用手压住伤口,给予换药1次/d,直至伤口愈合。

  体会

  气管切开,是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抢救措施,其护理要点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损伤和防止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知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把所学理论付诸行动,确实、有效地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工作,有计划、有重点保持气道通畅,做好无菌技术操作及空气消毒,进行全面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避免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医院动态

更多 >

母乳喂养:制胜一球,受益一生

每年的8月1日到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是,致胜一球,受益一生。在我们思想中母乳喂养母亲都是把自己最好的营养给了自己宝宝,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其实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母乳喂养不仅能让我们的宝宝受益一生,更能让母乳的妈妈受益一生。 让母亲产后更安全。产后如果不及时母乳喂养的话,可能会给母亲带来产后大出血的风险,这是因为宝宝在反复吮吸母亲乳房的时,会让母亲的脑下垂体释放催乳素(缩宫素)。这种激素不仅能分泌乳汁给宝宝,同时还会引起子宫的收缩,由此产生的收缩可以防止母亲产后出血,让母亲的子宫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 让母亲更漂亮。很多宝妈不知道给宝贝母乳喂养,是减肥瘦身最快的途径,因为分泌乳汁是一个很活跃的代谢过程,母乳喂养平均每天能消耗200-500卡路里的能量,如果宝妈选择人工喂养要消耗相同的能量,那就需要在50米的游泳池不间断的游泳30圈以上,或者自行车在陡峭的山坡爬坡一个小时以上,所以母乳喂养能让爱美的宝妈们更容易保持完美的体型和让人羡慕的身材。 让母亲更健康。有数据研究发现,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人们,她们没有吃过母乳,她们失去了第一种保护,当她们在70年代和80年代,有一部分母亲仍然没有母乳给她们的孩子,因此也错过了第二种保护,当她们老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被哺乳喂养过,也没有哺乳过自己的小孩,所以他们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率更高。 让母亲骨骼更健康。研究还发现,另一个产生乳汁需要的重要元素是钙,由于母亲泌乳可引起钙的流失,提倡哺乳期的母亲需要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当孩子断奶之后,哺乳时间比较长的妈妈骨密度水平会恢复到孕前相同的水平,如果在母乳哺乳期经常喝奶或摄入含钙高的食物可以让骨密度的水平比以前更高。所以从长远来看,泌乳可能使骨骼更强壮和能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目前已经有研究证明,没有哺乳过的妇女绝经后髋部骨折的风险有所增加。 降低母亲乳腺癌的风险。没有母乳喂养的母亲已经在众多研究中被证明有更高的患生殖系统癌症的风险。卵巢癌和子宫癌已经被发现在没有母乳喂养的妇女中更常见。这可能与反复的排卵周期和不哺乳造成的高雌激素水平有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胎儿胎心率正常值男女
郝盼盼
回答: 胎儿胎心率正常值通常为110-160次/分,与胎儿性别无明确关联。胎心率监测主要用于评估胎儿宫内状态,异常波动可能提示缺氧、脐带受压或母体因素等,需结合胎动、超声等综合判断。 胎心率是产前监护的核心指标之一,通过多普勒超声或胎心监护仪可实时记录。正常胎心呈现基线变异,即每分钟有6-25次的微小波动,这种变异性反映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状况。妊娠20周前胎心率偏快,可达160-180次/分,随孕周增加逐渐下降至稳定范围。若持续超过160次/分称为胎心过速,可能由母体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胎儿感染引起;低于110次/分则为胎心过缓,常见于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心脏传导异常或母体低血压等情况。胎心监护需在静息状态下进行,避免母体活动或情绪激动干扰结果。 民间有胎心率快慢预测胎儿性别的说法,但现代医学证实二者无统计学关联。胎儿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而胎心率受自主神经调控,两者属于不同生理系统。胎心率异常时,医生会建议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进行生物物理评分或超声血流检测。孕晚期每天定时数胎动,配合电子胎心监护,能更有效评估胎儿安危。 孕妇应保持规律产检,妊娠28周后每周进行胎心监护。避免长时间仰卧位,侧卧可改善胎盘供血。注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控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00毫克。如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胎心持续异常,须立即就医排查原因。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