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中医院

骨伤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伤科采用现代骨科技术,广泛开展髓内、髓外及骨外固定技术;对多发骨折、复杂骨折、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的治疗效果良好。开展的断肢再植、再造,血管、神经损伤的修复,利用皮瓣、复合组织瓣转移修复组织缺损在我市居领先地位。关节镜下治疗各类关节疾患,椎间盘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已达省级先进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母乳喂养:制胜一球,受益一生

每年的8月1日到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是,致胜一球,受益一生。在我们思想中母乳喂养母亲都是把自己最好的营养给了自己宝宝,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其实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母乳喂养不仅能让我们的宝宝受益一生,更能让母乳的妈妈受益一生。 让母亲产后更安全。产后如果不及时母乳喂养的话,可能会给母亲带来产后大出血的风险,这是因为宝宝在反复吮吸母亲乳房的时,会让母亲的脑下垂体释放催乳素(缩宫素)。这种激素不仅能分泌乳汁给宝宝,同时还会引起子宫的收缩,由此产生的收缩可以防止母亲产后出血,让母亲的子宫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 让母亲更漂亮。很多宝妈不知道给宝贝母乳喂养,是减肥瘦身最快的途径,因为分泌乳汁是一个很活跃的代谢过程,母乳喂养平均每天能消耗200-500卡路里的能量,如果宝妈选择人工喂养要消耗相同的能量,那就需要在50米的游泳池不间断的游泳30圈以上,或者自行车在陡峭的山坡爬坡一个小时以上,所以母乳喂养能让爱美的宝妈们更容易保持完美的体型和让人羡慕的身材。 让母亲更健康。有数据研究发现,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人们,她们没有吃过母乳,她们失去了第一种保护,当她们在70年代和80年代,有一部分母亲仍然没有母乳给她们的孩子,因此也错过了第二种保护,当她们老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被哺乳喂养过,也没有哺乳过自己的小孩,所以他们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率更高。 让母亲骨骼更健康。研究还发现,另一个产生乳汁需要的重要元素是钙,由于母亲泌乳可引起钙的流失,提倡哺乳期的母亲需要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当孩子断奶之后,哺乳时间比较长的妈妈骨密度水平会恢复到孕前相同的水平,如果在母乳哺乳期经常喝奶或摄入含钙高的食物可以让骨密度的水平比以前更高。所以从长远来看,泌乳可能使骨骼更强壮和能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目前已经有研究证明,没有哺乳过的妇女绝经后髋部骨折的风险有所增加。 降低母亲乳腺癌的风险。没有母乳喂养的母亲已经在众多研究中被证明有更高的患生殖系统癌症的风险。卵巢癌和子宫癌已经被发现在没有母乳喂养的妇女中更常见。这可能与反复的排卵周期和不哺乳造成的高雌激素水平有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