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长期臀部注射会引起臀大肌挛缩症

时间:2012-06-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长期臀部注射引起臀大肌挛缩症,叫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这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是由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引起的。患儿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接受抗生素注射。有一半以上的患儿同时接受两种或三种抗生素肌肉注射,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臀大肌挛缩。此病常由家长发现患儿步态异常,坐时双膝不能靠近而来医院求治,主要表现如下:        (1)步态异常,特别是跑步时,双下肢呈外展、外旋状,步幅较小,有如跳跃前进,俗称“跳步征”,这是由于屈曲髋关节受限所致。    (2)站立时,双下肢不能完全靠拢,轻度外旋。由于臀部肌肉上部挛缩,容积减少,相对显出臀部尖削的外形,称此为“尖臀征”。           (3)坐位时,双膝分开,不能靠拢。        (4)蹲位时的体征,有两种表现:一部分病人表现为在下蹲过程中,当髋关节屈曲近90度时;屈髋受限,不能完全蹲下,此时双膝向外闪动,划一弧形,然后再靠拢,完全蹲下。另一部分表现为下蹲时双髋需外展、外旋后,双膝分开,状如蛙屈曲之后肢,才能蹲下。        (5)髋部弹响。屈伸髋关节时,在髋部可以感到或听到弹响声。      (6)在臀部可模到由前下向后上方的一条缩束带。当髋关节内收、内旋时更为明显。    本病一旦发生,非手术治疗无效。手术可采用臀大肌挛缩带部分切除术,臀大肌部分止点松解术。    关于此病的预防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关键在于年轻父母对此病应高度重视。对病儿尽量减少或避免对臀部肌肉注射毒性大、刺激性强的药物,尤其是不应使用苯甲醇稀释的药物。    2、注射方法和部位要正确,剂量要合理,注射速度要缓慢,尽量避免同一部位连续注射。注射后适当进行局部热敷、理疗,以利于药液的吸收,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