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人民医院

我院成功实施两例泌尿外科创新手术

时间:2014-03-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期,我院泌尿外科连续实施两例创新手术,一项为侧卧斜仰截石位B超引导左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及左侧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该手术在全省尚属首例;一项为静脉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栓术,该手术为全市独家。

  前不久,市民王先生在体检时发现自己左肾有结石并积水,就慕名到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找副主任种庆贵进行治疗。种庆贵接诊后,经过详细检查,最终诊断为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并左肾多发结石。之后,通过对病情的综合分析,种庆贵决定为患者实施侧卧斜仰截石位B超引导左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及左侧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

  据了解,这种手术体位是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邱剑光教授独创,后被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钟惟德教授称之“骑马射箭位”。这种侧卧、斜仰、截石位的体位方便摆放,一次完成,与传统手术需要更换三次体位且多次进行消毒和铺巾的方法相比,不仅安全,不易发生压创,还可以同时进行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腹腔镜手术。另外,这种体位在进行B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时,更方便定位和穿刺,可选穿刺面积大,手术方便,镜体活动范围大,盲区小,取石成功率与传统俯卧位一样。在此之前,全省还没有一家医院采用过这种体位。

  就在王先生治疗期间,一位55岁的男性患者突然出现不能排尿症状,便紧急到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种庆贵接诊后,为患者进行了予留置尿管。之后经过进一步检查,前列腺肿瘤标记物超过正常值很多倍。为此,种庆贵怀疑患者的病可能为前列腺癌。但是,在进行直肠指栓检查和前列腺磁共振扫描后却没有发现异常。为明确诊断结果,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种庆贵为患者进行了静脉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栓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成功,患者无任何痛苦感觉。

  据悉,此项技术目前在省级医院已经是常规检查,在我市还没有实施。目前,我市多家医院在进行此类检查时均为盲穿,会出现穿刺不精确、结果不可靠等情况。而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开展的这项技术,将会为我市男性前列腺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更多方便。 

医院动态

更多 >

实施我市首例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

日前,一位间断性血尿患者到我院就诊,该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种庆贵成功为其实施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目前,患者已经痊愈出院。据悉,此项手术在我市尚属首例。 前不久,50岁的男性患者王某因间断性血尿1周,慕名来到我院泌尿外科找种庆贵就诊。种庆贵在对其进行了认真检查后,确诊为膀胱肿瘤。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和节约患者费用,经过综合分析,种庆贵决定采用一种新技术——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为患者进行治疗。 据了解,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症状主要为全程无痛肉眼血尿。目前,临床对早期膀胱肿瘤的治疗,常用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激光切除术。不过,这种方法存在明显不足,术中都难以获得完整的肿瘤标本以供病理医生对肿瘤进行正确分析,对患者预后有很大的影响。而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可对膀胱全层气化电切,获得的标本为肿瘤及其附着的膀胱壁全层,可以准确判定肿瘤的临床分析,能有效指导后续治疗。另外,由于评价膀胱癌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了解肿瘤细胞的浸润深度,这是肿瘤分析的基础,同时也对预后有着重大指导意义。所以,该手术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治疗侵及黏膜固有层的非肌层浸润性肿瘤,也可以治疗侵及局部肌层的浸润性肿瘤,为治疗部分浸润性膀胱癌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据悉,该技术在我院的成功引进,为我市广大膀胱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使医生可正确评价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预后,为患者制订有效的后续治疗方案。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