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

皮肤也能做CT了

时间:2013-04-1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病例一,皮肤姣好的李女士今年28岁,两年前脸上长了好多米粒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浅褐色,虽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但对于爱美的李女士来说,它们却成了一块心病,因为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外表。为此她四处求医,但却得到了不同的诊断,有大夫说是扁平疣,有的说是老年疣,有的说是湿疹,她也曾尝试用外用和内服过许多药,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始终治疗效果不好,医院建议李女士做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但是李女士由于害怕检查后面部留有疤痕而拒绝检查。颇为苦恼的李女士近日到我院就诊,我们为她进行了无创无痛的皮肤CT检查,诊断结果终于明确,她患的是脂溢性角化病,即“老年疣”。患者进行了激光治疗,一次性将面部所有皮疹除去,一周后李女士完全恢复如初,满意而归。

  病例二,刘女士5岁的宝贝女儿近日前胸和后背长了很多红色的小米粒大小丘疹,部分皮疹中心略有凹陷,十分瘙痒,甚至影响睡眠,在当地奔走了四五家医院,得到的诊断有湿疹、水痘、传染性软疣。刘女士不知道该信哪家医院,最后来到了我院就诊,经过皮肤CT检查,最后确定孩子得了传染性软疣,即“水瘊子”。我们经过刮疣术,将孩子身上的皮疹一次性除去,同时嘱咐刘女士将患儿的衣物进行彻底消毒,一周后孩子身上便痊愈。刘女士终于松了一口气。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类似的麻烦,由于某些皮疹外观十分类似,仅凭医生的经验诊断,极易造成误诊。如果想确诊,传统的方法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即通过一个小手术,切取一块皮肤组织,做出组织切片,通过显微镜来观察皮肤内组织细胞的病变,进而诊断皮肤病。但该方法是有创的,术中出血、疼痛,而且术后会留有大小不一的疤痕,费时较长,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且往往不能被患者接受。

  但是如今有了皮肤CT,即“皮肤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无创伤、无痛苦、快速地进行皮肤细胞学观察及鉴别诊断。它能在细胞学水平上对皮肤进行实时、动态、三维成像,可重复检查同一部位。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能很快知道到底患了哪种皮肤病,也就不会因为不愿或不能做组织病理切片、不能及时确诊的缘故导致花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金钱及精力。

  当然,皮肤CT不仅仅局限于鉴别诊断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病、传染性软疣,它可以对多种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比如白癜风、黄褐斑、银屑病、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多种皮肤肿瘤等等。它的无创、无痛苦、实时等一系列优点是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无法实现的,这给广大不愿或不能接受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