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药服务进社区惠及基层百姓

时间:2014-05-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中医药进社区是哈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据悉,哈市香坊区的各项中医工作在全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今年将推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开展中医药服务等多项举措,进一步推进该区中医药事业发展。

  提起中医的作用,家住香坊区林机小区的陈淑杰赞不绝口。52岁的她2年前患脑梗,在一家三甲医院住院20天后,家人将卧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她抬回家中。在通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大夫上门为其针灸15天后,她就能自己步行去社区中心针灸了。经过三个月的针灸和中草药饮片的治疗,她已经能正常生活了,而这些治疗花费不足2000元。陈淑杰是中医药服务进社区惠及基层百姓的一个缩影。

  目前,香坊区的基层中医药卫生服务已经实现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科室的集中设置率已达到100%,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中医诊疗设备配置完备率达到9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全部配备5种以上的中医诊疗设备,中药饮片配备数量平均达到306种,并能运用6种以上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目前,该区80%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20%以上。辖区居民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由2011年的93%提高到96%,中医药服务满意率由89%提高到93%。香坊区还将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全区社区开展全覆盖式的“治未病”特色服务,建立中医咨询、“治未病”健康指导的“健康小屋”,将“治未病”服务延伸到每个社区。

  据了解,香坊区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利用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省中医医院两大资源优势,组织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已建立的黑龙江省中医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在该区成高子镇中心卫生院再建立一所面向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中医基本治疗技能,并逐步传授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方法。

  据悉,香坊区提出,将在2013年底实现国家确定的到2015年底达到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工作目标,并且达到每年递增5个百分点。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专家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与援非医疗任务

为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的《关于推荐援外医疗队中医专家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我院于8月13日召开专门会议传达通知精神并迅速组织开展援外(赴利比里亚)医疗专家推荐工作。 院党委书记关立峰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持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向与会者传达了国家对此次援外医疗任务安排、中医专家推荐资格、名额条件及时间要求,同时研究制定了对参与援外医疗任务人员的政策待遇等。希望我院符合条件的专家能够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认真对待并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医务科负责人对符合相应条件者逐一发出号召,符合条件的专家纷纷表达了参与此次援外任务的意愿。经过资格审核和研究,最终,我院肝脾胃科副主任张禹副主任医师和潘祥滨副主任医师二人获得推荐资格,将代表我院参与此次援外医疗任务。 随后,关书记代表院领导班子与张禹、潘祥滨同志举行了简短的座谈。对二位年轻专家不畏生命危险、挺身而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报名参与此次援外医疗任务表示了赞赏和肯定。他们的积极行为充分展现了医务工作者应有的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救死扶伤精神,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我院新一代青年医生良好的医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据了解,在13日当晚,潘祥滨副主任医师即动身赶赴北京,代表我省及我院出席了于14日上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的中医药防治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方案研讨会。目前,二位专家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随时等候上级的命令启程奔赴利比里亚疫区参与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供稿/编辑:宣传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