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中医医院

上海“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落户天山中医医院

时间:2013-11-1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1月1日,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长宁区“治未病”工作办公室正式落户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志奇、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怀琼、长宁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工委书记池捷、主任葛敏及长宁区各区属专业机构的领导和相关代表汇聚天山中医医院参加落户仪式。

  仪式由“中心”办公室主任马恰怡主持,天山中医医院院长张嗣博致欢迎词,“中心”副主任、长宁区卫计委副主任江萍,向大家回顾了自“中心”成立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中心”今后的发展规划。

  上海市的“治未病”工作启动于2008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总体部署下,成立了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以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为抓手,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构建上海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六年来,“中心”在上海市卫计委、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全市“治未病”工作的开展。目前,上海建有长宁、浦东、闸北、嘉定、宝山等五个国家级“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区;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编写;成为全国“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区牵头单位;组织全市21家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达标建设;承担了《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等,并在“治未病”政策理论研究、适宜技术开发应用、中医健康文化宣传、产品研发、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探索,初步形成在政策、规范、技术、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成果应用。

  2013年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市“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落实与实施,经研究决定,“中心”挂靠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同时,为推进长宁区的“治未病”工作,特成立长宁区“治未病”工作办公室,对接“中心”工作,并接受区卫计委委托,探索院所合一的管理模式,加强区域政府对“治未病”服务的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承担“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日常监管和机制运行等具体事务,为我市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为龙华医院天山分院

12月30日下午,长宁区卫计委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在区公共卫生中心签署“合作共建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协议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天山分院”揭牌仪式也于同日举行。 2012年11月8日,长宁区卫计委与龙华医院签署协议合作托管天山中医医院。一年来,依托龙华医院的资源优势,医院在管理模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实现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为了进一步明确托管目标、加强品牌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上海市长宁区卫计委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再次签署“合作共建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协议书”,同时,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同意,天山中医医院增加第二冠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天山分院”。 这次合作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医药卫生改革精神,继续深化长宁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通过合作共建将三级中医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向二级中医医院的纵向流动,实现先进技术、专业团队、管理模式和服务品牌“上下联动”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有效实践,切实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拓展医疗市场,让区域内群众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此次合作是在双方原有托管模式基础上的重大突破,有利于充分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更是在充分整合二三级中医院优势资源,融合带动中医药事业同步发展,努力探索中医医院改革新模式上做出了勇敢的尝试,是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战略选择,在长宁区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