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
时间:2006-07-0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06-07-0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当你弯腰取物突然引起腰痛,或者抬腿有明显的牵拉样疼痛时,你就有可能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症。这时你应当马上到医院去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防止病情加重。
腰椎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引起腰痛或从臀部开始,沿大腿后侧,腿窝小腿外侧到脚背和脚趾的放射痛及麻木,严重者还可出现活动功能受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什么样的人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呢?从年龄上,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从性别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女性多发于孕产后。从姿势上,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电脑操作员、司机等,这些人由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体质相对薄弱,而且他们的腰椎长时间承受着静压。据黄家驷外科学介绍,人体在前倾20度座位时,其腰间盘的压力最大。所以“座族”人群的腰椎极易发生病变。再就是长时间从事重体体力劳动,或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工作的人们的腰椎也极易发生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易复发,难治愈,长期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常因咳嗽、打喷嚏等日常动作而加重腰部疼痛或产生下肢触电样放射痛。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针灸、推拿、牵引、理疗等保守治疗外,还有手术治疗。需要手术治疗者仅占10%-20%。多数腰突症是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获得缓解或痊愈。
中医称该病为“痹证”,多为肝肾阴虚,肾气不足,或外力损伤而致瘀血内阻,或风寒湿邪侵袭,引起诸多腰腿脚疼痛症状。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疗法简单易行、应用广泛、作用明显且无毒副作用,深受医生和患者欢迎。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正是根据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的认识,循经取穴,辨证施治,尤其是通过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贯穿腰背部的经脉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目的。通过针刺穴位,除了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同时还能有效地缓解因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软组织及神经根的水肿和肌肉的痉挛。现代医学证明,针灸作用机制是通过扩张患部的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清除组织间隙的水肿,加速组织代谢,松解周围组织的粘连,使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得以消除,从而达到临床治愈。
总的来说,针灸疗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肯定,操作安全、简单,在保守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也很重要。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的姿势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尤其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预防作用。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