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加强医患沟通 和谐医患关系

时间:2014-06-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加强沟通、改善关系、缓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用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6月24日下午,在院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区卫计委党委书记朱华乔应邀来院就“医患沟通技巧”进行专题培训,院长王双庆、党委副书记韩军、办公室主任李小燕、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等120余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朱华乔书记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实战案例深入浅出阐述了良好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医患沟通是说话的艺术,是做人的艺术;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要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拉近医患双方的距离,建立信任感。同时,他用自己几十年工作的亲身体会,详细分析了当前医学事业发展规律及医患沟通在医疗服务中的意义;重点就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表现,沟通的意义、理念及概念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常用的沟通形式包括语言文字沟通及非语言文字沟通等方式;要注意沟通禁忌,患者基本情感需求,注重医患沟通的训练。讲解中,朱书记十分注重授课效果,将典型案例恰到好处与分析解读相融合,逻辑鲜明、思路清晰,培训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会上,参会人员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细细品味课件中处理医患关系的成功经验,在受到深刻的教育的同时对照思考,加深了对医患沟通全新认识,更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医院动态

更多 >

严阵以待 全力保障暑期医疗安全

  随着高温酷暑季节的到来,昼长夜短,暑期常见疾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早起”看病成为了很多患者的不二选择。为满足患者暑期就医需求,区人民医院制定并启动了暑期医疗工作预案,以提高服务效能,切实保障暑期医疗安全。 医院率先启动为期三个月的“晨曦门诊”活动。针对感染性疾病及肠道门诊、心血管疾病门诊、呼吸内科及消化内科等12个门诊实施门诊弹性排班模式,开展提前上班延迟下班门诊服务,早上7::30开诊,中午12:00下班,皮肤科门诊晚上值班到22:00,夜间急诊行政值班电话随叫随到,根据门诊量适时延迟下班;开展错峰服务,让患者能跟热浪“错峰”看病。导医台7:00上班,门诊各窗口(挂号室、门诊收费、医保农合窗口)早上7:30上班,西药房白班、中药房中午延时到12:00下班,根据门诊量适时增加、取药窗口;同时设立便民利民防暑降温设施,在门诊大厅增设4台冷风机及2台开水器,促进门诊区域空气流动,保证患者享受到洁净凉爽的空气,同时保障患者饮水安全;为医保重症病人开辟绿色通道,正式启动医保重症门诊,挂号室、西药房、医保收费窗口设立“医保重症专用窗口”, 让高危病患免排队。 能提早半小时挂号、看病、检查、拿药,对患者来说作用明显。试行以来,“晨曦时段”每天接诊人量较之前大大增多。为完成提前半小时接诊,医护人员付出的并不止半小时。在早上6时45分,挂号室已经开始工作,各科室也已有医生开始工作。不仅普通科室,专家门诊也提前接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多怎么办怎么减少
冷启刚
回答: 羊水过多可通过控制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左侧卧位休息、定期产检监测、必要时医疗干预等方式减少。羊水过多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畸形、多胎妊娠、母婴血型不合、胎盘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控制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饮用含糖饮料。水分摄入过多可能加重羊水生成,建议分次少量饮用温水,观察排尿量与羊水变化。孕妇可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包括汤粥、水果等隐性水分来源。 2、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糖食物如糕点、含糖饮料的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钠潴留,避免腌制食品与加工食品。 3、左侧卧位休息 每日保持2-3小时左侧卧位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流,促进羊水代谢。休息时抬高下肢15-20厘米,使用孕妇枕支撑腰背部。避免久站久坐,每小时活动5-1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 4、定期产检监测 每周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羊水指数,动态观察羊水量变化。监测胎心胎动情况,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护。定期检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并发症。 5、必要时医疗干预 严重羊水过多可考虑羊膜腔穿刺引流术,每次放液量不超过1500毫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需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胎儿畸形需多学科会诊评估后续处理方案。 孕妇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内分泌。穿着宽松衣物与防滑鞋,预防跌倒风险。出现宫缩频繁、阴道流液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定期参加孕妇学校学习自我监测技巧,与医生保持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