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武汉市第十四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前身是武昌县卫生院,始建于1958年,1996年更名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为区属副局级事业单位,1999年增挂武汉市第十四医院牌子,机构规格、隶属关系不变。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区一所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1996年首批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2003年被授予省级“防非先进集体”和市级“防非立功单位”称号,连续三届六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OO5年在全市同级医院中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被市卫生局评定为“二级优秀”医院,近几年,每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称号,多年来,共获得上级有关部门颁发的100多项荣誉。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地处武汉市南大门,距离市中心15分钟车程。占地58亩,面积约40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8284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21598平方米,绿化面积10441平方米,固定资产约1.1亿元。现有在岗正式职工615人,聘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500余人,副高级(副教授)以上职称90人,中级职称276人;设有内、外、妇、儿、五官、肿瘤等21个病区,49个专业科室,年门诊量25万余人次,出院病人数约2万人,手术量近7000台次,拥有全球第一品牌美国通用GE64排128层CT、核磁共振、美国通用螺旋CT、日本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电子胃镜、美国通用(GE)、荷兰菲利普彩色B超等国内外先进设备370余台(件)、总价值6000多万元。近三年,医院相继组建肾病内科、肿瘤科、消化内科、透析科、肛肠科、胸外科、疼痛科、体检中心等专科、扩展骨科成两个病区,普外科、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为区级重点专科,同时,普外科、妇产科积极申报市级重点专科,3项科研项目获区级立项,参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项科研项目省级立项,在国家、省、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有10余人分别在全国核心期刊中华系列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人在省、市22个专业学术委员会担任理事、委员,近20人作为编委,参与编辑8部医学及管理专著。如今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医院正在为新院的迁建宏伟蓝图科学规划、精心准备,以稳健的步伐,崭新的面貌,在卫生改革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再过2—3年,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绿色、环保、节能的三级综合医院将座落在江夏区谭鑫培公园对面,新医院占地166亩,建设规模16.2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00张,住院大楼层高31层,综合楼层高19层,未来将始终遵循“仁爱至上、生命第一”的院训,坚决贯彻“科学规划,依规管理,知识领路,协调发展”的建院方针,以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更先进的设备、更舒适的环境为江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严阵以待 全力保障暑期医疗安全

  随着高温酷暑季节的到来,昼长夜短,暑期常见疾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早起”看病成为了很多患者的不二选择。为满足患者暑期就医需求,区人民医院制定并启动了暑期医疗工作预案,以提高服务效能,切实保障暑期医疗安全。 医院率先启动为期三个月的“晨曦门诊”活动。针对感染性疾病及肠道门诊、心血管疾病门诊、呼吸内科及消化内科等12个门诊实施门诊弹性排班模式,开展提前上班延迟下班门诊服务,早上7::30开诊,中午12:00下班,皮肤科门诊晚上值班到22:00,夜间急诊行政值班电话随叫随到,根据门诊量适时延迟下班;开展错峰服务,让患者能跟热浪“错峰”看病。导医台7:00上班,门诊各窗口(挂号室、门诊收费、医保农合窗口)早上7:30上班,西药房白班、中药房中午延时到12:00下班,根据门诊量适时增加、取药窗口;同时设立便民利民防暑降温设施,在门诊大厅增设4台冷风机及2台开水器,促进门诊区域空气流动,保证患者享受到洁净凉爽的空气,同时保障患者饮水安全;为医保重症病人开辟绿色通道,正式启动医保重症门诊,挂号室、西药房、医保收费窗口设立“医保重症专用窗口”, 让高危病患免排队。 能提早半小时挂号、看病、检查、拿药,对患者来说作用明显。试行以来,“晨曦时段”每天接诊人量较之前大大增多。为完成提前半小时接诊,医护人员付出的并不止半小时。在早上6时45分,挂号室已经开始工作,各科室也已有医生开始工作。不仅普通科室,专家门诊也提前接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