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我院成功开展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时间:2014-08-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普外科成功为一名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这是普外科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后又一自主开展的微创手术,填补了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一项空白。

  30岁的男患者全某,因突发性上腹疼痛2小时余于2014年8月15日来该院就诊,普腹外科吕海涛副主任医师接诊后为患者作了细致的检查,患者被确诊为“消化道穿孔”,收入住院拟行急诊手术治疗。入院后医嘱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炎对症治疗,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当天晚上19:30,在全身麻醉下,吕海涛副主任医师和助手唐寒医生为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术中探查见有大量腹腔积液伴浓胎附着。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现恢复良好。

  急性消化道穿孔是最急迫的急腹症之一,起病与进展迅速,可引起化学性或细菌性腹膜炎以致中毒性休克等,若不及时手术治疗可危及生命。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在上腹部做长约10-15cm的切口,创伤大,愈合慢,切口感染率高,且愈合后瘢痕大,容易引起肠粘连,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我院普腹外科一直重视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目前除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外,还开展了腹腔镜下行消化道穿孔活检修补术等。随着现代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只需在腹部做3-4个0.5-1cm的小孔即可完成手术,相对开放手术具有手术视野广,探查范围广,不易漏诊、误诊等优点,术中可行病理活检以便及时发现恶性肿瘤;操作轻柔,对腹腔内其他脏器干扰小,可最大限度避免腹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小,恢复快,切口感染与裂开的发生率也较开腹手术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减轻患者病痛,这种腹腔镜手术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医院动态

更多 >

“孤寡”患者幸得多助

“孤寡”患者幸得多助 8月29日,65岁的男性孤寡老人刘志左在即将出院之际,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和内分泌科、市珠晖区民政局和苗圃街道保卫里社区居委会分别送了一面锦旗,患者同时送四面锦旗有着特别的意义。 原来,刘志左患糖尿病已有13年,饱受疾病的痛苦。曾在某二级医院诊治效果不佳,今年7月17日转院至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刚到医院时老人流着鼻涕,耳鸣,眼睛发红,视力只有0.6,病情十分严重。这位老人是苗圃街道保卫里社区居民,家庭条件不太好,无亲无子无业,生活非常困难,只能靠吃低保维持平时生活,无力支付医药费用。为了挽救老人的生命,珠晖区民政局为老人承担了全部的医药费,苗圃街道保卫里社区居委会也为老人负担了陪护费用。 经医院检查,确诊刘志左老人身患有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病3级、慢性结肠炎、高脂血症等六大疾病,更不容乐观的是在CT扫描检查过后,发现老人的左肺部有个肿块。鉴于这种情况将老人转入了心胸外科,肖劲莎主任仔细了解老人的病情后,积极的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安抚病人情绪。在住院过程中,刘利乐医生、李丹医生、贺朝霞护士长对老人也是关怀备至,医护人员的嘘寒问暖让老人渐渐乐观起来,贺朝霞护士长见老人无依无靠还特地为老人安排了特级护理。 8月17日,老人接受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左侧剖胸探查手术。顺利切除了肿块,通过十多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后,老人的身体渐渐康复起来了,老人感慨道,“要不是政府、社区的帮忙和肖劲莎主任等医生护士的抢救治疗,我的生命都没有了。多亏他们,是他们在我病情严重的时候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非常的感谢他们!”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