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中医医院

哮喘病肩周炎冬病夏治好得快

时间:2014-07-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每到夏天,“冬病夏治”都会成为流行词。很多人都说夏天花不到两百块钱,就能在冬天省下几千块钱,既健康又经济。昨天,记者从岳阳市中医院获悉,今年该院继续开设冬病夏治门诊,并在门诊一楼大厅开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大型治未病活动”。

  家住火车站的李阿姨,今年60岁,有哮喘病史十几年,每年发作十几次,几乎每个月要大发作一次,发作时就喘不过气来,要到医院抢救,身上一年四季要随身携带哮喘喷雾剂。从2008年起,她开始尝试“冬病夏治”,坚持每年的三伏天来敷贴中药。

  市中医院呼吸科专家介绍,第一年来医院的时候,李阿姨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一下,整个人有气无力的。第二年夏天李阿姨来敷贴时,就说自己前一年哮喘发作明显减少。今年是她夏季敷贴的第七个年头。李阿姨告诉记者,敷贴四年后,她一年时间内哮喘都没有发作。

  李阿姨说,敷贴一个穴位几块钱,一般要10个穴位,每年贴三次,加起来一共几百块钱。以前如果哮喘住院,一次医药费就要好几千元。“关键是人舒服多了,老毛病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现在出去旅游,还会带上哮喘药,但基本都没有用上。”李阿姨说。

  “中医讲,天气热的时候阳气最旺盛,毛细孔打开,病邪都在浅表。我们医院的这个门诊要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岳阳市中医院内科首席专家张正元教授说,“治冬病夏治是岳阳市中医院的一个传统特色项目,2004年在岳阳市率先推广这一特色疗法。10年来,数十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结肠炎等诸多慢性难治性疾病患者,接受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通过临床观察,冬病夏治连续三年治疗后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率达75%-80%,对过敏性鼻炎等病的有效率达65%左右,虚寒性胃痛、慢性腹泻有效率达68%。”

  温阳祛寒三伏贴: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温经开穴三伏灸:是中医学里最具特色的伏天疗法。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气候的刺激而发作。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另外,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药性容易渗透进去,三伏灸借助天时,能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冬季复发。

  温通止痛三伏熨:三伏天将特制的药物碾成细末,用香油、醋调匀成糊状,涂敷于穴位或体表的一定部位,并用红外线治疗仪均匀加热,从而达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化瘀止痛的一种外治方法。

医院动态

更多 >

头伏第一天,病人扎堆贴“三伏贴”

7月18日,是头伏第一天,正是冬病夏治“三伏贴”第一贴的日子。一大早,岳阳市中医院门诊大厅就排起了长队,很多市民都等着进行贴敷。记者注意到,贴敷的人群以老人、小孩为主。 据了解,“三伏贴”疗法是根据冬病夏治的理念,在三伏天以中药药膏敷贴于特定的穴位,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小儿贴“三伏贴”旨在提高免疫力,可以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成人患者贴“三伏贴”,重在防治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窦炎等。 江爹今年82岁,患有哮喘,身体状况不太好。去年,他在市中医院接受了首次贴敷,觉得效果还不错,今年便携老伴过来一起贴敷。“一个疗程只要219元,可以贴3次,价格比较划算。”江爹笑呵呵地说。 4岁的蜗牛(小名)患有哮喘病,正在接受医生的贴敷。一旁,蜗牛的爷爷告诉记者,他是从报纸上得知了“冬病夏治”的信息,想带着孙子过来试一试。“三伏贴没有副作用,不疼不痒,比吃药打针都好。”他说,如果效果好,他打算明年继续带孙子来贴敷。 王先生今年52岁,患有过敏性鼻炎,病情较为严重,常年遭受鼻痒、鼻塞、鼻子不通畅等病症的折磨。“夏天还好一点,一到冬天我就遭罪了,经常流鼻涕,有时候都不敢出门。”王先生说,贴敷期间禁止饮酒,为了配合治疗,他不得不下定决心戒酒。 市中医院的医生介绍,贴了“三伏贴”的市民,要根据身体的主要病症来进行调理,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及刺激性食物;出现水疱时要注意防止局部感染;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品擦洗;久病体弱的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