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中医医院

冬病夏治抓紧三伏天

时间:2014-07-2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8日是今年入伏首日,也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记者在市中医院看到,许多市民选择了这一天来到医院贴敷中药,“未病先防”。截至目前,该院预约“冬病夏治”的患者已累计有近千人。

  冬病夏治的手段有很多,有针灸、艾灸、汤药等,“三伏贴”是其中认知度和接受度最高的一种。今年,市中医院推出了“三伏贴”、“三伏灸”、“三伏熨”、“三伏补”等系列膏方,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体验。带着孙子前来贴“三伏贴”周大爷说:“去年我和孙子都贴过,效果不错。今天我一大早就带孙子过来了。”

  据了解,今年市中医院除了推出更多膏方外,在冬病夏治上还做了大量准备:抽调各科室专家教授成立了专门团队,组织精干力量赶制膏贴,在门诊各楼层设立了专门的敷贴区……现场指导敷贴的专家沈智理教授介绍说,中药敷贴治疗是中医利用夏季三伏天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独特外治方法,也是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其副作用少、安全、简便易行、老幼皆宜。伏天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毛孔张开,药物易于渗透皮肤,刺激穴位,温阳利肺,祛除伏邪,调整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机体免疫功能。抓住三伏天贴药的有利时机,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因此用药后吸收得最为彻底。

  同时,专家也提醒,贴敷期间最好忌食生冷、辛辣、海鲜等食物;贴敷当天最好穿着宽松的、颜色深的衣服;贴敷部位稍微有些发红、微痒、或者热感是贴敷的正常反应;如果感到明显疼痛、灼热、瘙痒等,可以及时取下。发热、贴敷部位皮肤有水疱或溃烂的人暂不进行贴敷。贴敷每年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年为佳。

  (该文刊发于2014年7月22日《岳阳日报》)

  王金河

医院动态

更多 >

头伏第一天,病人扎堆贴“三伏贴”

7月18日,是头伏第一天,正是冬病夏治“三伏贴”第一贴的日子。一大早,岳阳市中医院门诊大厅就排起了长队,很多市民都等着进行贴敷。记者注意到,贴敷的人群以老人、小孩为主。 据了解,“三伏贴”疗法是根据冬病夏治的理念,在三伏天以中药药膏敷贴于特定的穴位,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小儿贴“三伏贴”旨在提高免疫力,可以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成人患者贴“三伏贴”,重在防治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窦炎等。 江爹今年82岁,患有哮喘,身体状况不太好。去年,他在市中医院接受了首次贴敷,觉得效果还不错,今年便携老伴过来一起贴敷。“一个疗程只要219元,可以贴3次,价格比较划算。”江爹笑呵呵地说。 4岁的蜗牛(小名)患有哮喘病,正在接受医生的贴敷。一旁,蜗牛的爷爷告诉记者,他是从报纸上得知了“冬病夏治”的信息,想带着孙子过来试一试。“三伏贴没有副作用,不疼不痒,比吃药打针都好。”他说,如果效果好,他打算明年继续带孙子来贴敷。 王先生今年52岁,患有过敏性鼻炎,病情较为严重,常年遭受鼻痒、鼻塞、鼻子不通畅等病症的折磨。“夏天还好一点,一到冬天我就遭罪了,经常流鼻涕,有时候都不敢出门。”王先生说,贴敷期间禁止饮酒,为了配合治疗,他不得不下定决心戒酒。 市中医院的医生介绍,贴了“三伏贴”的市民,要根据身体的主要病症来进行调理,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及刺激性食物;出现水疱时要注意防止局部感染;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品擦洗;久病体弱的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