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新桥医院4月3日将开展“关注身材矮小儿童”义诊活动

时间:2012-03-30 17:12 作者:复禾健康

   

身材矮小是当今儿童生长发育中较为常见的疾患,也是儿童自身、家长、教师、社会都极为关注的问题。服用保健品来“助长”,往往是矮小患儿家长的首选,可是,巨额经济投入换来的是惨痛的教训,身材矮小是一种疾病,查明病因后对因治疗,才是根本。为了让家长了解儿童身材矮小的原因与治疗方法,43日新桥医院儿科组织知名儿科学专家开展“关注身高,关爱未来”义诊活动,举行免费义诊为孩子检查生长状况,专家将亲临现场开展科学长高知识宣传并为家长答疑。

义诊期间,免挂号费,免费测量身高、体重,免费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同时赠送儿童生长发育量表。主要诊治范围是儿童矮小、生长落后、营养不良、性早熟等。义诊活动安排:43日上午8001130,进行义诊。地点:新桥医院门诊楼三楼儿科。

据新桥医院儿科副主任廖伟介绍,引起矮小的原因除家族遗传外,多由疾病所致,内分泌疾病引发的矮小症占临床矮小症病人的50%以上。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包括: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即通常所指的侏儒症),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30厘米左右。

对生长期的孩子来说,运动是促进发育的手段。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有助于长高的运动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因为骨骼的发育需要一定纵向的压力,而过强的压力,如举重等会阻碍骨骼的纵向生长,孩子要尽量避免,另外,要避免过量运动,过量运动会使孩子身心疲惫,导致孩子没有心情吃饭,倒头就睡,不利于健康,对增高也不利。

身体发育还受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低年龄的儿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明显,孩子如果在家庭中长大,父母的关爱往往影响身体长高,一般把儿童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而引起的身材矮小称为“心理性矮小症”,因此,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种健康、关爱有加的生长环境。 

廖伟介绍,在门诊中,有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年龄还小,可能是发育要晚点,所以还在盲目地等待孩子长高。在家长这种误区下,部分孩子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一旦孩子的骨骺闭合后,再想通过治疗达到长高的机会是很小的。所以提醒身材矮小的家长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

世界肾脏病日:防治急性肾损伤从生活点滴做起

   3月14日是第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急性肾损伤”。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举办的义诊活动中,该科赵景宏主任告诉记者,急性肾损伤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谨慎用药、避免滥用中药、定期检查、不盲目治疗、避开影响肾脏疾病的环境因素,就可能很大程度上预防急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居高不下据赵景宏主任介绍,肾脏是全身的代谢与排泄器官,一旦受损就可能影响到全身的各个器官,包括心脏出现心力衰竭,肺部出现肺水肿,全身电解质紊乱,体内的酸碱失衡等。该病属于急、危、重症肾脏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高不下,该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提高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据统计,我国每年近400万罹难该病,且数量还呈上升趋势。急性肾损伤容易合并全身多个器官衰竭,使全身的各个系统都出现问题,所以其死亡率也很高。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如果能及早发现病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一般病情是可以好转的。35岁男子自行买结核药服用致急性肾损伤家住重庆酉阳浪平的竺华,一个月前因为咳嗽吃了药没有好转,以为是以前的结核病犯了,就自行到药店买了抗结核的药吃,吃了三天就出现无尿症状,到新桥医院肾内科一检查,他是因为服用了抗结核的药利福平引起的急性肾脏损伤,最后只有靠透析维持生命。赵景宏主任介绍,临床经常见到因乱服用药物引发急性肾衰的病例,每年科室约收治20例,其中有长期服用止痛药的,有吃胃药的。他提醒市民,不要自行诊断病情就下药,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服药前咨询药剂师或请教医生。 早发现是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关键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尿量减少、水肿、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急性肾损伤的早期大多出现尿量减少,颜面、双下肢浮肿,这是因为患者体液过多导致全身出现浮肿。”赵主任说。急性肾损伤早期症状隐匿,可被原发疾病所掩盖,即使尿量开始减少,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早期诊断对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是很重要的。那么普通的老百姓如何及早的发现自己的病情呢?赵景宏主任表示,及早发现病情,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尿量有没有减少?若尿量减少就得查查自己出现尿量减少之前有什么不适的情况或者吃过什么药?比如说像恶心呕吐,进食进水减少,接下来出现浮肿等症状,这时就得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去做检查,及早治疗。所以要定期检查尿常规,若尿常规出现异常,就建议做肾功能与泌尿系统的B超检查。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脾胃湿气重吃什么食物好
王志学
回答: 脾胃湿气重可以适量吃薏米、山药、红豆、冬瓜、生姜等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健脾祛湿、促进消化,改善因湿气重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 一、薏米 薏米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导致的水肿、大便稀溏等症状。可煮粥或与红豆搭配食用,但体质虚寒者不宜过量。 二、山药 山药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其黏蛋白成分可保护胃肠黏膜,缓解湿困脾胃引起的乏力、腹泻。建议蒸煮或煲汤食用,避免与辛辣食物同食。 三、红豆 红豆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富含膳食纤维和钾元素,有助于促进湿气代谢。常与薏米同煮成红豆薏米水,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摄入量。 四、冬瓜 冬瓜含水量高且热量低,具有清热利水、消痰降火的功效,适合湿热内蕴型湿气重。可炖汤或清炒,脾胃虚寒者应搭配温性食材如生姜烹调。 五、生姜 生姜能温中止呕、发汗解表,其姜辣素可刺激胃肠蠕动,改善湿阻中焦引起的恶心、食欲减退。建议切片泡茶或作为调味品,阴虚火旺者慎用。 日常饮食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如冰淇淋、肥肉等,以免加重湿气。可配合适量运动如八段锦、慢跑等促进排汗除湿。若出现舌苔厚腻、肢体沉重持续不缓解,需警惕慢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应及时进行中医辨证调理或西医诊疗。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