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1951年组建,1958年开展心包手术,1962年开展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手术,1964年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全国重点学科、全军心血管外科中心、新桥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外科分部。拥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正副教授9名,主治医师10名,主系列人员实现博士化。心脏手术累计24000余例,年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800余例,综合技术水平居国内综合医院心外科前列。科室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德国柏林心脏中心、瑞典隆德大学医学院等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帮带军内外20余家医院开展心脏手术。科室曾获全国青年文明号、重庆市优秀青年文明号和重庆市精神文明号十年成就奖。荣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4次,为校、院建设先进科室。

中心在婴幼儿和复杂先心病、复杂重症心瓣膜病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主要的特色技术有: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重症瓣膜病瓣膜替换、婴幼儿心脏手术、大血管外科、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术、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术、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等。

与该项目有关的医疗技术:⑴已开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5000余例,年龄跨度大(2月~73岁),病种齐全(包括多种先心病和心脏瓣膜病),该组为国际最大宗例数报道,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⑵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手术3500余例,病种齐全:法洛四联症、房室管畸形、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三尖瓣闭锁、单心房、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等,手术成功率达98%。⑶复杂先心病全腔肺动脉连接、自体心包外管道在复杂先心病中的应用和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术等的外科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⑷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达国内一流水平,手术成功率96.8%:包括3岁以下3500余例,1岁以内1500余例(最小年龄3天,最小体重3kg),3天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出生12小时新生儿左全肺萎缩的巨大膈疝修补术、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术、异位心的外科治疗等。

3.教学

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承担五、七年制和八年制医学生教学任务300课时,招收硕士研究生30人,招收博士研究生38人,毕业硕士、博士生38人,培养进修生80余人。注重教学人才培养:出国学习、参加会议5-6人次/年,每年出国1-2人至美国麻省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德国柏林心脏中心、瑞典Karlkrona 胸科医院等学习交流,主办学习培训班3次。科室曾获校教学明星、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和教学网站三等奖等。

4.科研

承办全军胸心血管外科会议3次,参编专著6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国家“973”项目分题、科技支撑计划分题、军队及省部级别课题20项。“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提高联合瓣膜置换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技术研究”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术1032例的临床治疗”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六项: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脑损伤的临床研究、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ARDS的临床研究、体外循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研究、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替换临床研究、体外循环肺损伤的相关研究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世界肾脏病日:防治急性肾损伤从生活点滴做起

   3月14日是第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急性肾损伤”。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举办的义诊活动中,该科赵景宏主任告诉记者,急性肾损伤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谨慎用药、避免滥用中药、定期检查、不盲目治疗、避开影响肾脏疾病的环境因素,就可能很大程度上预防急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居高不下据赵景宏主任介绍,肾脏是全身的代谢与排泄器官,一旦受损就可能影响到全身的各个器官,包括心脏出现心力衰竭,肺部出现肺水肿,全身电解质紊乱,体内的酸碱失衡等。该病属于急、危、重症肾脏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高不下,该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提高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据统计,我国每年近400万罹难该病,且数量还呈上升趋势。急性肾损伤容易合并全身多个器官衰竭,使全身的各个系统都出现问题,所以其死亡率也很高。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如果能及早发现病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一般病情是可以好转的。35岁男子自行买结核药服用致急性肾损伤家住重庆酉阳浪平的竺华,一个月前因为咳嗽吃了药没有好转,以为是以前的结核病犯了,就自行到药店买了抗结核的药吃,吃了三天就出现无尿症状,到新桥医院肾内科一检查,他是因为服用了抗结核的药利福平引起的急性肾脏损伤,最后只有靠透析维持生命。赵景宏主任介绍,临床经常见到因乱服用药物引发急性肾衰的病例,每年科室约收治20例,其中有长期服用止痛药的,有吃胃药的。他提醒市民,不要自行诊断病情就下药,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服药前咨询药剂师或请教医生。 早发现是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关键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尿量减少、水肿、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急性肾损伤的早期大多出现尿量减少,颜面、双下肢浮肿,这是因为患者体液过多导致全身出现浮肿。”赵主任说。急性肾损伤早期症状隐匿,可被原发疾病所掩盖,即使尿量开始减少,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早期诊断对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是很重要的。那么普通的老百姓如何及早的发现自己的病情呢?赵景宏主任表示,及早发现病情,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尿量有没有减少?若尿量减少就得查查自己出现尿量减少之前有什么不适的情况或者吃过什么药?比如说像恶心呕吐,进食进水减少,接下来出现浮肿等症状,这时就得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去做检查,及早治疗。所以要定期检查尿常规,若尿常规出现异常,就建议做肾功能与泌尿系统的B超检查。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