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中二附院

陕中二附院成功完成咸阳地区首例“心室再同步加体内埋藏式除颤器植入术”

时间:2012-03-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咸阳地区首例“心室再同步加体内埋藏式除颤器植入术”日前由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介入中心及手麻科共同顺利完成。此项技术填补了咸阳地区此类手术的空白,为本地区扩张性心肌病合并顽固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积累了经验。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危重心脏病,其潜伏期长、过程隐匿,一旦发生心衰,即进入病程晚期,死亡率高达60%,患者往往死于顽固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更为严重的是,截至目前此病病因不明,尚无根治方法。如果病程中出现顽固性心衰及恶性心律失常时,药物治疗作用有限。采用“心室再同步加体内埋藏式除颤器植入术”(又称三腔起搏器加体内植入式除颤器)”,是目前治疗此病的首选方法。然而,要完成此项手术,对术者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和设备要求非常高,加之起搏器价值昂贵,因此,多年来一直是西安大医院的专利,咸阳地区至今还没有此项手术的记录。

  临床医生介绍,心脏起搏器分为单腔、双腔、三腔和体内埋藏式除颤器,目前咸阳地区仅能开展单腔、双腔和三腔起搏器植入术。而“三腔起搏器加体内埋藏式除颤器植入术”是此项手术的最高级别,也是技术设备要求最高的介入手术。

  来自咸阳的患者石某某,男,61岁,于2012年1月5日以“扩张性心肌病晚期”入院,入院后顽固性心衰难以纠正,反复发作恶性心律失常,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于入院后第十天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病危现象,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以后又反复发作多次,其中2月9日突发心跳停止20多分钟,经电除颤20余次并多方抢救后心跳才复苏。根据病情,医院曾建议患者去西安治疗。然而,患者出于对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信任,坚决要求在陕中二附院继续治疗。为了保证手术成功,医院聘请西安专家会诊,同时召集院内相关科室专家共同会诊,研究制订最佳手术方案,并于2012年2月20日由董静主任亲自为患者实施了“心室再同步加体内埋藏式除颤器植入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于3月7日痊愈出院。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脏介入技术自2008年元月正式开展来,技术日臻成熟,平均每年成功开展心脑血管造影术、心内起搏器植入术、心血管支架植入术、房室封堵修补术、电生理术(心内射频术)等在内的心脏介入术600余例。而临床实施“心室再同步加体内埋藏式除颤器植入术”则是该院完成的心脏介入手术当中最复杂、最尖端、技术设备要求最高的手术。相信通过此项手术的成功实施,将会促进和提高咸阳地区心脏介入手术的质量,为临床治疗积累经验。

医院动态

更多 >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私人家庭医生”计划投入运行

当我们感到不舒服时,会优先考虑去一所有自己 “熟人”的医院就医,由国内医患关系现状导致患者形成这样的普遍心理,就称之为“熟人”效应。如何发挥“熟人” 效应,改善医患关系,实现医院个性化服务是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推行“私人家庭医生”计划中浓墨重彩的一环,也是响应国家公立医院经营思路、体制、流程全面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期,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其拳头科室——妇产科开启了 “孕妈妈热线”。与传统热线电话不同的是,该热线不仅是提供服务的工具,更是建立关系的桥梁。为此,医院下大力气组织产科所有执业医师进行研讨动员,实行热线轮班,制定相应制度规范服务行为,鼓励值班医生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信任关系,热线服务后再继续通过电话、微信、QQ、邮件、论坛等多种媒介与患者建立长线联系,培养亲厚友谊,从而达到为患者提供“熟人”的放心体验。 “孕妈妈热线”的开通使用,仅仅是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化服务内涵的开始,在“私人家庭医生”计划中,医务人员与病人的“一对一”服务更是保障计划实施的关键。从产妇入院进行建卡检查开始,就会为其指定一名“私人医生”。该名医生负责产妇整个孕期的健康指导直至生产。沟通渠道也是多样化的,首先可以邀请产妇加入自己“私人医生”所管理的QQ群中,实现实时沟通,如遇到特殊问题也可单线沟通,另外,也可通过医院搭建的微信患者服务平台实现该功能。 医院将秉持着“打造个性化医疗服务链,转变传统公立医院服务定势”的信念,为每位执业医师建立信任自己的患者圈,为每位患者提供可信赖的私人医生。(文 信息中心 李文倩)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