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肿瘤医院

省首例胸腔镜联合椎板切除治疗后纵隔哑铃型肿瘤手术成功实施

时间:2013-08-2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19日,我院李高峰主任医师和肖砚斌副主任医师联合主刀,成功完成了省内首例胸腔镜联合椎板切除治疗后纵隔哑铃型肿瘤的手术。

  患者为一43岁男性,8月8日到我院胸外科二病区入院,经检查诊断为后纵隔神经源哑铃形肿瘤。后纵隔神经源哑铃形肿瘤是胸外科手术治疗上甚难处理的一类病变,一旦先经剖胸切口在椎间孔处切断肿瘤,便有可能导致椎间孔内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和永久性的脊髓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相反,如果先经椎板切除术切除肿瘤的椎内部分而未能同时切除肿瘤的后纵隔部分,同样可以引起严重的出血、脑脊液漏和脊髓的损害。并且,传统的开胸手术联合椎板切除治疗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很多病人无法耐受手术。

  经李高峰副院长和胸外科、骨科专家联合会诊,决定利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联合椎板切除治疗后纵隔神经源哑铃形肿瘤,可以达到同期切除肿瘤的椎内部分和纵隔部分,减少并发症,并且明显减小胸部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快,病人耐受性良好。

  8月19日,在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后,李高峰主任医师和骨科肖砚斌副主任医师联合主刀进行手术。术中先行椎骨内部分的肿瘤切除,避免了先行胸内部分肿瘤切除可能出现的椎骨内出血,脊髓受压截瘫的风险;而后手术采用胸腔镜切除胸内部分肿瘤,避免了常规开胸、切断肋骨等传统手术方法带来的巨大创伤,有利于病人的恢复。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未出现脊神经功能障碍、椎骨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利用胸腔镜联合椎板切除治疗后纵隔哑铃型肿瘤,可以达到完全切除肿瘤的目的,疗效较好,此外,还具有减少病人创伤、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并未明显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该联合术式为后纵隔神经源哑铃形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的治疗手段,在国际和国内少有报道,在省内为空白,在本院为首次开展,值得推广运用。 

医院动态

更多 >

院长致辞

尊敬的病员、家属及各位朋友,您们好!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 我院自1984年7月建院以来,一直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奋斗不止,在肿瘤防治事业上不断探索、辛勤耕耘,为云南省肿瘤预防、诊治、科研及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云南及周边地区的肿瘤防治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您点击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网站的时候,您已经成为了我们真诚的挚友,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加强医患沟通,传播医院文化,诠释服务理念,传承医院精神,弘扬行业新风,树立良好形象。 在此,我们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履行 “仁于心、精于术、勤于业”的院训精神,把尊重广大患者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和药品价格,认真搞好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努力塑造我院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千方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将不断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创办一所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医院,让我们互信、互爱、互敬,以真心和诚信建立起新型的医患关系,为肿瘤防治及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愿所有患者积极治疗、早日康复,祝天下所有朋友们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